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为探讨起源地生态地理因素对野生燕麦物候期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对种植于成都金堂试验地的源自以色列不同地区7个野生燕麦群体70个基因型的19个物候和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并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相关性网络(Correlation-based network analysis,CNA)、斯皮尔曼秩相关(Spearmanp’s Rho Correlation)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群体和基因型间的物候期和农艺性状差异明显。其中,全生育期最短的群体是Sede Boqer,来自该群体的SB14-07的生育期仅170.0d;最大单株生物产量出现在Caesarea群体中,达268.1g;而千粒重最大的是来自Tabigha群体的Tg-09,为28.8g。起源地水分、温度、地理等因素对野生燕麦的物候及农艺性状起不同程度的关键性影响。以上结果说明,野生燕麦物候及农艺性状差异的实质是其长期与环境相互作用,在自然选择压力下进化形成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后熟对苦荞子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荞1号和黑丰1号为材料,研究了采收后后熟对苦荞子粒千粒重、单株粒重、黄酮类化合物及主要贮藏物质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后熟时间的延长,苦荞子粒的千粒重和单株粒重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2个品种均以后熟21d最高。同时,黄酮类物质(总黄酮、芦丁、槲皮素、山奈酚)含量有类似的变化趋势,但品种间存在差异。在苦荞种子的主要贮藏物质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在后熟7d时达到最高,后期逐步下降;淀粉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且在14d时达到最低。西荞1号和黑丰1号子粒粗脂肪含量随后熟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后熟对苦荞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4.
摘要:目的:考察不同品种浙产山药根茎膨大期四个生长时段的总多糖含量、单株鲜重及干鲜比,为浙产山药高效栽培及其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奠定前期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山药根茎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不同品种山药在不同生长时段多糖含量及单株鲜重差异较大;四个品种中,南湖糯在11月20日多糖含量及单株鲜重均为最高;各品种山药根茎干鲜比随时间影响不大,其中南湖糯水分含量略高、适口性较好。结论:以山药多糖总量及干鲜比为评价指标,11月下旬采收的南湖糯米山药最优,可作为主推品种进行大规模种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展浙江道地药材前胡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实施野生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的基地建设。方法:采取大棚、野外、仿野生繁育3种方法进行栽培比较,同时比较不同主根与侧根之间的药用指标含量差异,总结栽培管理的技术要点。结果:以仿野生繁育为前胡最佳栽培模式,侧根为最佳用药部位,仿野生栽培前胡的白花前胡甲素及白花前胡乙素含量最高,甲素含量达14.39mg/g,乙素含量达2.25mg/g。结论:仿野生栽培管理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并为GAP基地建设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起源地生态地理因素对野生燕麦种子形态、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来自以色列不同地区的6个群体共60个生态型野生燕麦为材料,研究其种子千粒质量、面积、周长、长/宽、长、宽、直径、圆度8个形态指标及总类黄酮、植酸、总酚、无机磷、氨基含量5个营养品质指标,并分析其与起源地生态地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长/宽、长、圆度在6个群体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其余形态指标在群体间差异明显,且在Tabigha、Nahef间差异显著;Tabigha群体千粒质量、面积、周长、长、宽、直径均最大,Nahef群体均最小。6个野生燕麦群体间籽粒总酚、植酸、无机磷、氨基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仅总类黄酮含量在Nahef和Tabigha间差异显著。斯皮尔曼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千粒质量与年平均温度、8月平均温度、1月平均温度、季节温差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年降雨量、年降雨天数分别呈显著、极显著负相关;面积、长、周长、直径与年平均温度、8月平均温度、1月平均温度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面积、直径与年降雨天数分别呈极显著、显著负相关;长/宽与年平均温度、8月平均温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宽与年平均温度、8月平均温度、1月平均温度、季节温差、昼夜温差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海拔、年降雨量、年降雨天数均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圆度仅与8月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余起源地生态地理因素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总类黄酮含量与年平均温度、8月平均温度、1月平均温度、季节温差均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年降雨天数、年平均湿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植酸含量仅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无机磷含量与经度、纬度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