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贝壳砂过量引起青年肉种鸡内脏痛风与肠炎楚彬王光涛(山东省枣庄市畜禽良种场277100)山东省枣庄市某种鸡场1995年12月饲养的5500套艾维茵父母代肉种鸡到60日龄时发生了因贝壳砂用量过大而引起的内脏痛风与肠炎,给该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现把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到经济的影响,我国工业化水平呈直线快速增长,此种情况导致对林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出现失调的情况.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林业的发展,林业工程建设中的林木培育技术养护以及后期管理需要得到重视.重点研究林业项目数量、养护管理技术,以促进我国林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根际pH 对冬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半冬性小麦品种''矮抗58''(AK58)和''百农4199''(BN4199)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设置3个pH 水平(4.0、6.5、9.0,以6.5为对照),研究根际pH 对冬小麦根系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及根系解剖结构对pH 的响应。结果表明:酸碱胁迫下,植株地上部及根系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较对照下降,且酸胁迫较碱胁迫下降幅度大。两品种根冠比表现为pH 4.0<pH 6.5<pH 9.0,丙二醛(MDA)含量表现为pH 6.5<pH 9.0<pH 4.0。与对照相比,两品种碱性条件下根系结构受损较小,而酸性条件下受损较大。相关分析表明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积累量与抗氧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根系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见,酸碱胁迫下,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有利于保持根系生长,从而提高小麦适应不良根际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畦灌条件下不同灌水时期和灌水次数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的调控效应,于2018—2019年,2019—2020年开展大田试验,设置4个补灌处理:出苗后整个生育期间不灌水(W0)、拔节水(W1)、拔节水+开花水(W2)、返青水+拔节水+开花水(W3)。结果表明,在播种期水分管理一致的条件下,2个年度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均随着补灌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处理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千粒质量年度间差异较大,且与花前同化物输入籽粒量呈显著正相关。2018—2019年,W3处理的籽粒产量达到了10 100.05 kg/hm2,与W2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019—2020年,W3处理的籽粒产量为9 604.0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补灌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效益则显著低于其他补灌处理。W1与W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但均高于其他处理。相关分析表明,籽粒产量与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及花后同化物对籽粒的贡献率均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小麦生育期灌水时期和次数应结合播种期的土壤墒情和关键生育时期的降水量综合考虑,在播种...  相似文献   
5.
以半冬性小麦品种矮抗58(AK58)和百农4199(BN4199)为材料进行水培试验.结果表明,酸碱胁迫会抑制小麦地上部生物量的积累,尤其是酸胁迫下抑制效果最大.测定小麦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发现,与对照相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酸性条件下降低;在碱性条件下SOD活性升高,而CAT活性降低,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变化趋势与CAT活性相反.酸碱胁迫对小麦叶片激素含量有较大影响,酸胁迫会降低玉米素(ZT)、生长素(IAA)含量,提高脱落酸(ABA)含量,而碱胁迫降低了IAA含量,提高了ZT和ABA含量.2个品种地上部干物质量变化、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内源激素含量和ZT/ABA、IAA/ABA的比值在酸碱胁迫下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果表明,酸碱胁迫下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与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水平有较大关系,小麦通过调整内源激素含量来诱导抗氧化酶基因表达以适应酸碱环境.  相似文献   
6.
某种鸡场孵化的罗曼商品代雏鸡,于17日龄后发生以瘸腿、瘫痪、一过性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疫病,剖检以跗关节肿胀、腱粘连、腓肠肌出血、关节面出血、溃疡为特征。经血清学、病原分离诊断为病毒性关节炎。用灭活苗对母鸡免疫接种一个月后,未再发生疫情。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一、流行情况 该场于1992年5月初从上海引进罗曼父母代种鸡1万套,10月12日开始孵化商品代鸡并同时对外供种蛋。第一批孵化1.5万只雏鸡,于17日龄开始出现瘸腿、瘫痪、腹泻等症状,有的死亡率高达30%。用多维素、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小麦籽粒灌浆后的脱水特性,选用生产中大面积种植的5个半冬性小麦品种(矮抗58、百农418、百农4199、温麦6号和周麦18),研究了不同年际间不同品种小麦的籽粒脱水速率,以及其与籽粒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籽粒成熟期的脱水特性在不同品种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同一品种年际间受温度条件的影响,籽粒脱水速率亦存在较大差异。百农4199籽粒脱水速率较快,各年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百农418籽粒平均脱水速率显著低于百农4199,但高于其他品种,矮抗58、温麦6号和周麦18的籽粒平均脱水速率无显著差异。通过相关分析,籽粒的脱水速率与0~21 d籽粒灌浆速率呈正相关,其中与7~14 d灌浆速率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而与21 d以后的灌浆速率呈负相关;籽粒的平均灌浆速率又是影响千粒质量的重要因素(R~2=0.99,P0.01)。小麦品种百农418具有相对较高的平均籽粒灌浆速率,千粒质量较大;百农4199后期籽粒脱水速率较快,年际间籽粒质量稳定。由此得出,小麦籽粒脱水特性除受到灌浆期温度条件的影响外,主要受基因型的影响,生产中选用灌浆前中期(0~21 d)籽粒灌浆快与后期籽粒脱水速率相对较快的品种,是提高籽粒质量、稳定产量的关键,5个品种中百农4199和百农418为本次试验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