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采用毒力频率方法研究了河南省36个小麦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在26个推广和区试品种中,仅郑州831的抗性较好,其余品种毒力频率较高,即抗性较差。目前可利用的抗白粉基因及抗源材料有Pm2、Pm2 6、Pm4a、Pm4b及肯贵阿1号和白免3号。  相似文献   
2.
胎衣不下是各种家畜产后常见病 ,尤其初产、老弱体疲、畜体过肥家畜易发 ,临床多见于牛羊。笔者采用益母草红糖治疗牛、羊胎衣不下 15例 ,14例显效 ,1例效果不显著 ,临床治愈率为 93%。1 病因母畜妊娠期饲料单纯、营养缺乏、气血虚损、缺少运动 ;或使役过重伤及正气 ,或胎儿过  相似文献   
3.
亚热带地区不同森林经营方式对氮输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热带地区是我国人工林面积发展最快的地区,但早期的皆伐、炼山、整地等营林方式加重了该区氮流失问题,探讨科学生态的森林经营方式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2013年3—5月在每次侵蚀性降雨后,对皆伐炼山造林(人工幼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人促幼林)和次生林(对照)地表径流量、氮输出浓度及氮输出通量的差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人工幼林地表径流量是次生林的1.8~18.5倍(P<0.05),但人促幼林地表径流量与次生林无显著差异(P>0.05);(2)人工幼林地表径流中的NH_4^+-N、NO_3^--N输出浓度分别比次生林高17.1%~70.1%和36.3%~97.8%,NH_4^+-N、NO_3^--N输出通量分别是次生林的2.5~45.7倍和41.6~254.9倍,而人促幼林地表径流无论是氮输出浓度还是输出通量都与次生林无显著差异(P>0.05);(3)观测后期(5月份),次生林地表径流NH_4^+-N输出浓度是人工幼林的1.24~5.53倍,NO-3-N输出浓度亦有明显的升高;(4)3种森林类型地表径流中无机氮所占比例均大于60%,人工幼林尤其以NO_3^--N为主,平均输出比例占到55.8%。研究表明,人促幼林土壤氮源主要来自枯落物层的分解,该营林方式有利于减少地表径流量和土壤表层的氮流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