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在民勤盆地进行优无核葡萄膜下滴灌节水试验,结果表明:膜下滴灌的灌水定额需水量360 m~3/667 m~2,比沟灌节水160 m~3/667 m~2;膜下滴灌模式下优无核葡萄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达1 260 kg,节水综合经济效益在250元/667 m~2以上。总而言之,膜下滴灌是一项节水、节肥、增产、增收的新的节水技术,在优无核葡萄种植上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酿酒葡萄"马瑟兰"(Vitis vinifera L.‘Marselan’)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施肥水平(N-P_2O_5-K_2O),即80-60-105 kg/hm~2(F1)、160-120-210 kg/hm~2(F2)、240-180-315 kg/hm~2(F3)和320-240-420 kg/hm~2(F4),以不施肥为对照(CK),利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不同施肥量对其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葡萄果实香气成分组成和含量影响不同。与CK处理比较,施肥处理提高了葡萄果实中高级醇类、脂肪酸类、苯衍生物和烃类物质的含量;增加了高级醇类和脂肪酸类物质种类,降低了醛类、酯类和苯衍生物物质种类。其中F2处理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种类数居中,同时,有利于提高果实中高级醇类、醛类、烃类以及苯类衍生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梨干枯病在武威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本研究结合气象因子分析,调查不同区域梨园干枯病发生情况,开展药剂筛选研究,对梨干枯病发病规律、药剂筛选及砧木建园防治方法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湿有利于梨干枯病的发生;梨干枯病在武威发病时期为6-8月;杜梨砧木建园可有效预防梨干枯的发生,发病率为0.5%~1%;筛选出5种对梨干枯病具有良好防治作用的化学药剂,根据防治效果依次为甲基硫菌灵、多菌灵、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代森锰锌、甲霜锰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宁夏菜用枸杞、宁杞菜1号和天津杞菜2号等3个菜用枸杞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宁夏菜用枸杞的成活率为98%,高于其他2个品种;在20cm×20cm的密度条件下,3个品种平均每株年产量达到较大值,与其他密度存在显著差异性,宁夏菜用枸杞单株产量达到219.90g,宁杞菜1号达到260.87g,天津杞菜2号达到200.90g;宁杞菜1号品种平均20d产量为6.35kg,天津杞菜2号产量为4.90kg存在显著差异性;3个菜用枸杞品种都适合在武威种植,密度以20cm×20cm为好,最佳品种为宁杞菜1号。  相似文献   
5.
以鲜食葡萄"克瑞森无核"枝条为试材,研究其扦插生根及成苗情况,为克瑞森无核葡萄扦插育苗技术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克瑞森无核"葡萄愈伤组织形成率和生根率都在98.5%以上,成苗率为86.46%,出圃苗木完全符合苗木标准。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应用昆虫数学生态学方法,查明武威地区苗圃地灯下蛾类昆虫种类及其时序动态,掌握研究区蛾类昆虫多样性特征,为区域昆虫多样性调查和害虫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以武威市国家杨树樟子松良种基地为调查监测地,利用诱虫灯对武威地区苗圃地灯下蛾类昆虫进行调查,并对其昆虫群落多样性特征及时序动态进行分析。诱集到的5154头蛾类昆虫分属于鳞翅目9科54种,其中夜蛾科为优势类群(共38种),天蛾科次之(共5种)。群落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与物种数、个体数变化趋势一致,4月较低、6—7月最高;优势度指数4—5月最高、7月最低;均匀度指数在6—8月较稳定,4、9月波动较大。武威地区苗圃地蛾类昆虫群落较丰富,以夏季最为集中。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甘肃省河西冷凉地区葡萄灰霉病罹病叶片及果实病原进行了分离纯化、病原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代表菌株G-001和G-002均具有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形态特征;采用r DNA-ITS和G3PDH基因法对菌株G-001和G-002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在线比对。比对结果G-001和G-002与树莓、鹰嘴豆上分离的灰葡萄孢菌B. cinerea的同源性达到100%,与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酸模Rumexacetosa、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上分离的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同源性达到99.89%。分子生物学结合病原形态学将G-001和G-002菌株均鉴定为灰葡萄孢菌B. cinerea。采用柯赫氏法则对G-001和G-002菌株进行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G-001和G-002对葡萄果实均具有致病性。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种生物农药对葡萄灰霉病菌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哈茨木霉的毒力最强,其EC50值为47.36 mg/L,寡雄腐霉素毒力...  相似文献   
8.
刘伟  张勤德  王多文  何彩  曹虎  张军 《北方园艺》2018,(12):141-145
为了明确枸杞新病害叶枯病的症状表现及病原菌种类,2015—2017年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具有代表性的枸杞种植园,对枸杞叶枯病的症状进行了系统调查,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回接试验分离病原菌并测定其致病性,对病原菌显微形态及ITS序列进行了鉴定及分析。结果表明:枸杞叶和果实均可感染叶枯病菌,室内接种与田间回接和田间发病症状相同,叶子和果实的病原菌可以相互侵染,并在枸杞叶上和果上均表现出叶枯病典型症状;不同发病组织中分离纯化得到158株菌株,形态观察表明,侵染叶和果实的菌株均为链格孢属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通过ITS序列,并结合形态特征进一步确定引起枸杞不同组织叶枯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alternate)。  相似文献   
9.
以当年栽植的"黄冠梨"幼树为试材,以自然越冬为对照,研究涂防冻液、涂白、绑缚草蝇、涂液态地膜、压倒埋土、套袋埋土不同保护性措施对梨幼树抽条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倒埋土和套袋埋土处理平均抽条指数最低,分别为10.00%和7.17%,但用工多,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其次是涂白和液态地膜处理,平均抽条指数分别为19.67%和19.00%,用工少,成本低,效果较好;涂防冻液处理平均抽条指数为37.54%,效果差;绑草绳处理效果最差,平均抽条指数达56.37%,和自然越冬无异;另外,梨幼树抽条与土壤状况、大青叶蝉为害程度和树势相关;试验表明涂白和液态地膜处理是适合河西走廊梨幼树的2种低成本、高效省力、效果好的越冬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凉州灌区酿酒葡萄氮肥施用现状,设置酿酒葡萄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深度试验,研究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深度对酿酒葡萄产量、收获后土层氮素残留量及第2年酿酒葡萄萌芽期土层氮素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300 kg N/hm~2)和中氮(240 kg N/hm~2)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相对于低氮(180 kg N/hm~2)处理显著增产28.6%和24.1%;2015年收获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不断增加,高氮处理达到165.1 kg/hm~2,相对于低氮和中氮处理增加了94.6%和53.8%;2016年萌芽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不断增加,高氮处理达到182.2 kg/hm~2,相对于低氮和中氮处理平均增加了76.0%和41.5%。10 cm与30 cm施肥深度相比,酿酒葡萄产量、2015年收获期和2016年萌芽期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差异不明显。该研究合理分析了凉州灌区酿酒葡萄氮肥施用现状条件下土层氮素残留情况,为地区酿酒葡萄氮肥合理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