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ulti#ex—CAPS技术及其在番茄遗传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Multiplex—PCR和CAPS(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原理研究建立了Mutiplex—CAPS技术。该技术包括:(1)在PCR扩增反应体系加入2对、3对或多对核苷酸引物,经30~40个扩增循环后得到每对引物的特异扩增片段;(2)应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这些不同引物经扩增后获得的特异片段;(3)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检测酶切片段长度的多态性。利用该技术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dentum)TA517及其近等基因系的分析表明,Multiplex—CAPS能同时检测2个、3个或多个CAPS标记的多态性,其效果等同于每个CAPS标记的多态性的叠加,重复性好,分析效率高,降低成本数倍。  相似文献   
2.
番茄抗虫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番茄抗虫育种是防治害虫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从番茄抗虫种质资源、抗虫机理以及育种策略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番茄抗虫育种工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番茄育种研究主要进展—文献综述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对近年来国内外番茄育种研究在抗病,抗客品质改良方面所获得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就我国今后番茄育种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番茄育种研究主要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相似文献   
5.
以耐盐性差异显著的野生契斯曼尼番茄LA0317与栽培番茄9706为亲本材料,建立了包含130个BC2S3单株的高代回交群体,利用55个SSR标记和26个CAPS标记构建了番茄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多QTL区间分析法,检测到与发芽期耐盐性相关的9个QTLs.其中,利用24 d发芽指数在第2,7,10,11染色体上检测到5个...  相似文献   
6.
7.
低温胁迫对番茄苗期和花期若干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王孝宣  李树德 《园艺学报》1996,23(4):349-354
低温门℃和12 t)下番茄种子和花粉的发芽率、下胚轴和花粉管生长速度、坐 果率均与品种耐寒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在田问自然低温下,番茄的生长速度、开花、结果和授 粉受精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但在不同的品种间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耐寒品种强于不耐 寒品种。  相似文献   
8.
番茄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基因SlSAMDC1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蔓陀罗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全长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 筛选NCBI番茄EST数据库, 依据同源EST信息,经人工拼接、RT-PCR及RACE技术验证,获得了1个新的SAMDC基因家族成员,命名为SlSAMDC1(GenBank登录号:EF550528),并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了879 bp的上游调控区域。SlSAMDC1 cDNA序列全长1 847 bp, 5′-UTR和3′-UTR分别长523 bp、241 bp;存在3个ORF(微型uORF、小型uORF和主ORF),主ORF编码360个氨基酸的SAMDC酶原;SlSAMDC1基因组序列全长3 648 bp,有3个内含子,均位于5′-UTR,所有内含子的剪切位点均符合真核生物“GT-AG”规则。SlSAMDC1基因与其它植物来源SAMDC基因同源性较高,与人、大肠杆菌以及酵母的同源性较低。表达谱分析发现,SlSAMDC1基因在番茄根、茎、叶、花蕾、果实等器官中均表达,果实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lSMDC1基因的上游调控序列存在多个顺式作用元件,如W-box、TATA-box、CAAT-box等。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技术有助于番茄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改良,其中转基因后代的筛选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工作量大的环节。本研究基于番茄油体蛋白基因家族序列分析和番茄基因表达数据库SGN-TEA搜索结果,克隆了一个种子特异且高水平表达的油体蛋白基因SlOLE1(Solyc06g034040)。利用无缝克隆的方法将红色荧光蛋白基因TagRFP的编码区序列插入到SlOLE1基因的终止密码子前,形成一个嵌合基因SlOLE1-TagRFP。将嵌合基因插入到pBI121双元载体,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SlOLE1-TagRFP,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番茄品种‘Money Maker’,T0代植株的自交种子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出明亮红色荧光或无荧光。PCR分子标记进一步验证发现,红色荧光种子萌发的幼苗均存在TagRFP序列,表明在种子阶段检测红色荧光筛选转基因番茄后代的准确率为100%。由此,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利用SlOLE1-TagRFP嵌合基因,可以通过种子红色荧光可视化分析,简单快速、低成本地鉴定转基因番茄后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陕西杨凌番茄褪绿病毒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陕西番茄生产区出现了一种新病害,病株表现为叶片褪绿,叶脉颜色变深及叶片增厚,果实变小发白,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及经济效益,2016年发病极为严重,部分产区甚至绝收。该病疑似由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引起。利用ToCV特异引物对感病番茄样品进行RT-PCR检测,结果从所采集的4份病样中均检测到ToCV预期大小的特异片段。对ToCV外壳蛋白CP基因和类热激蛋白HSP70h基因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ToCV-YL1 CP基因774个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的ToCVCP基因有较高的一致性,与山东青岛和山西晋中分离物同源性为100%。ToCV-YL1 HSP70h基因1 665个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的ToCV HSP70h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与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希腊分离物同源性达到99%以上。研究表明ToCV已传播至陕西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