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铃薯和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来自同一个单株的无性繁殖后代遗传基础相同,生长整齐一致,不存在分离现象,也不存在天然杂交引起退化。但栽培不当,不注意选留种薯,也会丧失原品种的优良特性,造成退化减产。其防杂保纯方法为:在留种地选择具有原品种典型性状的优良植株,作上标记,收获时分窝挖起,再根据结薯性、薯形、薯色等特点,淘汰杂、劣株,其余混收作种。  相似文献   
2.
张哲  焦峰    梁宁霞  王宗仁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4):74-77,81
以延河流域不同植被带上的三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引用土壤湿度综合指数作为土壤水分评价指标,结合不同植被带土地利用分布特征与相应土壤含水量对延河流域土壤水分进行评价分析,为该区域不同植被带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三个植被带均处于极干旱状态,土壤湿度森林草原带 > 森林带 > 草原带;其中森林带以林地为主,森林草原带以林地和草地共同起主导作用,草原带以草地为主;不同植被带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森林带最高,其次为森林草原带,草原带最低;对不同植被带土壤水分的剖面变化分析表明,0—200 cm土层中土壤含水量随着深度增加呈现增长趋势。4种土地利用方式中,耕地的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土地利用方式,这主要是与耕地坡度较小和修建梯田有关,同时还与农作物的耗水量相对较小有关。林地和草地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差异,灌木地土壤含水量最小。  相似文献   
3.
优良的品种与科学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基础。试验以3个不同年代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的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100万株/hm2、250万株/hm2、350万株/hm2),通过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其根系生长,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的根系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及其产量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不同。1960s品种(丰产3号)的根系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1980s品种(小偃6号)在中密度时根系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最大,低密度次之,高密度最小;现代品种(长旱58)根系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在本实验条件下,现代品种较前品种的最高水分利用效率和最高产量均显著增加,而相应的根重密度和根长密度却显著降低。这表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小麦的根系生长可能存在对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不利的冗余,只不过这种根系生长的冗余随品种的更替而降低,并因此提高了其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中医穴位敷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建库至2016年12月间CNKI、VIP、CBM、SCI、PubMed、Embase、Cochrane 等中英文数据库中采用穴位敷贴治疗IBS-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辅以手工检索。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RevMan 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1)最终纳入11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合计803例患者,其中,穴位敷贴治疗组402例,西药对照组401例;(2)文献方法质量学方面,3分以上文献7篇,文献质量普遍较高;(3)有效性方面,与西医对照组相比,穴位敷贴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的总优势比OR[95%CI]为3.29 [2.25,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穴位使用频次前5位的依次是神阙、中脘、脾俞、足三里及肝俞穴;(4)安全性方面,除1项研究外,其余穴位敷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西药对照组。结论 穴位敷贴可以提高IBS-D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5.
中方县2001-2003年完成退耕还林任务40000亩,经省、市检查验收,实现了计划任务完成率,造林合格率和造林面积核实率3个100%的目标。并做到了技术模式先进,林种结构合理,工程管理规范,机制灵活。  相似文献   
6.
毛竹大径材培育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历时10年,根据大径竹的生长特点,除从选地、养笋、择伐、密度、治虫等方面进行林分管理外,主要采取撩壕、深挖、施肥、清鞭、除蔸等技术措施,由表及里全面细致改良其深层次土壤的理化性质,充分提高肥力,为发大笋、长大竹创造优良的生长环境,取得显著成效。平均每度每hm2产新竹杆重55t,净产值28825.5元,比对照增加2.59倍和2.02倍,12cm以上的大径竹产量占增产总数的93%;产量最高的林分,每度每hm2产新竹杆重78t,净产值40525.5元,比对照增加4.09倍和3.25倍,创国内目前材用竹单产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楠竹林竹笋出土的初期、盛期、末期三个时期的适宜和最适宜的生态小气候指标各不相同,出笋量和出笋时间也各异,山坡林型出笋成竹数量最多,山洼林型次之,但山洼立地条件优越,成竹质量最好,山脊林型均较差。  相似文献   
8.
在五十年代初期,“染色体”对于动物分类学家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微观世界中的染色体也逐渐成为研究宏观科学的分类专家们有兴趣的东西了。人们现在知道了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携带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追施海藻叶面肥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喷清水为对照(CK),分别在小麦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以2.5、5.0、7.5 g/L浓度的叶面肥对冬小麦进行追肥,并对冬小麦生长情况和生产能力进行观测比较。[结果]喷施海藻叶面肥处理能增加冬小麦群体数、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养分运输能力、抗倒伏、抗盐碱及其后续生长能力,其中喷施5.0和7.5 g/L叶面肥处理的效果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生产能力方面,喷施海藻叶面肥处理能增加冬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喷施5.0和7.5 g/L叶面肥处理的效果极其显著。[结论]中高量喷施海藻叶面肥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