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正>秦巴山区位于我国内陆区域,泛指陕西南部、四川东部、重庆东北部、湖北北部等广大地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温和,植被覆盖率高,海拔从200~3800m,跨度较大,物产丰富,主要农作物为玉米、水稻、小麦、油菜、马铃薯等,以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玉米种植区域在海拔200~1200m之间,海拔低的地方土壤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2.
随着膜下有压滴灌在高密度棉田上的成功应用,棉花单产进一步提高。新疆农一师十团2003年种植高密度膜下有压滴灌棉花2066.7hm2,2004年5032.2hm2,2005年5876hm2,平均单产皮棉均在2250kg以上。通过3年的栽培实践,对棉花高密度膜下有压滴灌与沟灌及其综合调控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1棉花生育期膜下有压滴灌与沟灌的异同1.1方式。高密度膜下有压滴灌是高密度地膜棉花栽培与有压滴灌的有机结合,有压滴灌是利用低压管导系统,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滴灌水成点滴,缓慢地,均匀而又定量浸润作物根系最发达区域,使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区的土壤保持在最优…  相似文献   
3.
土壤胞外酶被认为是有机质分解的直接因素,而草地生态系统脆弱且对气候变化敏感。全球变化背景下胞外酶活性在沙质草地土壤碳和养分循环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以水热梯度明显的科尔沁沙质草地为研究对象,探究区域水热梯度变化对沙质草地土壤胞外酶活性(EEA)的影响规律及环境因子与EEA的相关关系。酶活性测定包括参与土壤碳循环的纤维素酶及参与氮循环的脲酶与碱性蛋白酶。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升高(2.1~6.4℃),土壤脲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但随着降水减少(451.1~370.0 mm),脲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温度升高显著增加了土壤碱性蛋白酶活性(P<0.05),降水减少显著降低了碱性蛋白酶活性(P<0.05)。此外温度和降水条件变化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2)土壤脲酶活性与电导率、含水率、极细砂及黏粉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温度、中粗砂、细砂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纤维素酶活性与含水率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土壤碱性蛋白酶活性与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温度呈负相关关系。3)土壤含水率、温度、黏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