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增加种植密度是当前玉米增产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随着密度的提高,群体拥挤,叶片之间郁闭遮阴,导致群体中下部叶片光合速率下降,致使籽粒灌浆受阻,粒质量降低,严重限制高密度条件下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因此,如何提高密植玉米群体对光能的有效利用,增强群体光合能力进而提升产量成为当前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问题。2016年在种植密度为82 500株/hm~2的大田试验条件下,以紧凑型玉米‘郑单958’和半紧凑型玉米‘强盛101’为试验材料,于吐丝后7d进行不同程度去叶处理,即分别去除顶部1片叶(S1),2片叶(S2),3片叶(S3),4片叶(S4),以不去叶为对照(CK)。结果表明,去叶可显著改善密植玉米群体冠层透光率(LT),去除顶部2片叶(S2)能延缓密植夏玉米冠层中下部叶片的衰老,延长群体LAI高值持续期,同时还有效提高功能叶SPAD值。此外,去除顶部2片叶(S2)还显著增加灌浆中期籽粒的灌浆速率,使收获期粒质量增加,进而表现增产。其中成熟期,‘郑单958’S2处理较对照增产13.1%,‘强盛101’增产12.7%。可见,去除顶部2片叶(S2)能显著改善籽粒灌浆中后期冠层中下部叶源光照环境,保证籽粒灌浆期间有较高的源叶面积,籽粒灌浆速率得以显著提高,成熟期粒质量得以明显增加,最终收获较高的群体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适应国内春作马铃薯生产发展的需求,选育适宜华北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2019—2020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进行国家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8个参试品种中,‘YL1106-67’产量最高,产量54810 kg/hm2;‘晋12-13-9’产量47760 kg/hm2,居第2位;‘中薯928’产量46035 kg/hm2,居第3位;3个品种均较对照‘紫花白’增产,增产率分别为26.32%、10%、6.12%,‘YL1106-67’产量与对照‘紫花白’相比差异极显著;‘晋12-13-9’、‘中薯928’与对照‘紫花白’相比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认为,‘YL1106-67’和‘中薯928’是非常适宜华北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适宜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的基质配比,以YP188马铃薯脱毒苗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蛭石和草炭土5种不同配比的基质对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离地繁育的影响。马铃薯的苗期测定脱毒苗的成活率;成熟期测定马铃薯的单株结薯数、单薯重;收获后测定马铃薯的合格率、总产量和总重量,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蛭石与草炭土体积比为87.5∶12.5时的经济效益最高,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的单薯重、合格率、总产量和总重量最高。本研究结果在今后的实际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