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为进一步验证喷施康熙宝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增产、提质、抗逆、增效等作用,探索建立不同水溶肥料品种在不同作物上的施用技术规范。2017年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根据《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的要求,在兰州市红古区试验地开展了该肥料产品在娃娃菜上的肥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康熙宝有机水溶肥料与"常规施肥+清水"相比,增产6 375 kg/hm~2,增产幅度5.7%,可以促进娃娃菜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采后苹果果实轮纹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薛莲  檀根甲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227-1230,1266
果蔬采后腐烂是个全球性问题 ,苹果轮纹病是苹果贮藏期重要病害。笔者对其病害症状、病原菌种类及生物学特性、侵染循环、发病因素和寄主—病原菌互作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为苹果采后病害的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膜覆盖作物农田光温效应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试验研究地膜覆盖作物农田光温效应结果表明 ,夏季作物旺长期 (棉花开花~吐絮期、玉米抽雄穗~乳熟期、大豆开花~结荚期 )地膜覆盖作物枝叶茂盛 ,白天所截留的太阳总辐射量多 ,作物中下部光照强度小于对照地 ,且地膜覆盖作物农田土壤温度低于对照地 ,其中白天地面最高温度降温较明显 ,棉花、玉米与大豆农田土壤温度比对照分别降低 3 1℃、2 7℃和 2 5℃ ,其光温效应可有效减轻夏季高温对作物的危害而利于增产  相似文献   
4.
氮肥后移对旱作玉米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旱作条件下,总施氮量不变,对氮肥施量控释后移并分次施用,生长期测定植株全氮量,研究氮量控释对氮肥利用效率和玉米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模式(20%基肥+20%拔节期追肥+40%大喇叭口期追肥+20%吐丝期追肥,即基施240 kg/hm2,拔节期追施240 kg/hm2,大喇叭口期追施480 kg/hm2,吐丝期追施240 kg/hm2)下,玉米百粒重47.7 g,平均折合产量可达10 644.0 kg/hm2,较不施氮肥处理增产2 875.5 kg/hm2,增产率37.01%。玉米采取氮肥后移技术可使氮肥利用率和产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JESS技术的油茶病虫害诊断及无公害防治WEB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油茶病虫害进行准确诊断并进行无公害防治,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以专家知识库和JESS技术为基础,构建了油茶病虫害及无公害防治 WEB系统.阐述了以JESS为基础的专家系统的特点,并以油茶病虫害诊断及无公害防治 WEB系统为例,介绍了基于JESS的农业专家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实现过程.该系统能为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提供病虫害诊断及无公害防治方法信息服务,而且专家知识能动态修改,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广泛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引进教学范式概念,在国家质量工程建设背景下,围绕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教学和改革,从课程体系化范式、课程模块化范式、创新实践课程范式三个方面构建农业资源与环境课程教学范式,为相关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质量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葛枣猕猴桃优株嫁接亲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葛枣猕猴桃优株浙猕砧1号作为砧木的亲和性,以米良1号、海沃德、13-4和金魁为接穗,利用劈接法将砧木与接穗嫁接,并在1 a内观测嫁接苗的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势。结果表明,金魁/浙猕砧1号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最高,分别达到93.3%和86.7%;浙猕砧1号与4个品种亲和性佳,接合口上下的茎直径比均达到0.9左右,嫁接口愈合良好,无“大小脚”现象,金魁嫁接苗生长势最旺。总之,浙猕砧1号与4个猕猴桃品种嫁接亲和性良好,金魁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8.
9.
金卫斌  熊勤学  薛莲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1):2220-2224
根据2001~2007年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时序数据,运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HANTS)进行去云处理,计算各个像元EVI时序值的平方和N,将N>0.25的像元划为植被覆盖区,N<0.25的像元划为非植被覆盖区.对植被覆盖区采用二次差分法判断EVI时序数据的峰值出现次数,年内峰值出现1次的为林地和...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配比对甘蓝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兰州市甘蓝生产中的氮磷钾三要素与产量、养分吸收的关系进行研究,为该地区甘蓝科学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该区域主栽春茬品种"中甘21"为供试材料,设CK,NP,NK,PK,NPK 5个施肥处理。在甘蓝各生育阶段测量其生物量、养分含量,分析不同肥料配比对甘蓝各时期养分吸收速率、养分累积量以及最终产量的影响。[结果]"中甘21"的生物累积动态呈现S形曲线,生物量在苗期增加较小,结球后生长加快,至成熟期后生长速度减缓。氮肥对生物量的形成影响最大,其对甘蓝生物量的限制在整个生育期都存在,其次是钾肥和磷肥。不同肥料配比显著影响了甘蓝植株养分吸收速率和累积量。甘蓝对养分的吸收速率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结球—成熟莲座—结球苗期—莲座移栽—苗期。同时氮、磷、钾的吸收累积量随着甘蓝生长不断提高,其中氮、磷素的累积在结球期后提高明显,钾素的累积在莲座期后开始提高。甘蓝氮、磷、钾含量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加,同时累积量不断提高。[结论]不同氮磷钾肥料配比显著影响甘蓝的生物质量和产量以及养分利用率,其中氮肥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和钾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