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0年以来,猪只出现一种早期体温升高,而后逐渐发生贫血、黄疸,仔猪伴有黄白痢,母猪伴有猪繁殖障碍等症状的疾病,给养猪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鸡喹乙醇中毒王永婵李淑菊(河南省驻马店农业学校兽医院463000)1994年5月,遂平县石寨埔村李××,一批14周龄星杂579青年鸡,发生喹乙醇中毒,笔者试用甘草绿豆饮解救,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994年5月2日,李××为促进鸡的生长,在5...  相似文献   
3.
猪场或养猪专业户,要想常年累月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选择优良的猪种,采用科学的饲料配方,有效地控制疾病,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饲料配方。因为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以上,且对猪的育肥增重有直接的、更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根据育肥猪不同的生理阶段,巧妙的组成一个合理的饲料配方,对发展养猪业是很重要的一环。我们常在农村出诊,也看  相似文献   
4.
兽医临床上青霉素过敏的病例曾有报导,笔者遇到的一户两头猪同时发生过敏反应,实属罕见。 1993年4月10日上午,笔者到驻马店市郊大王楼村王天义家出诊。两头猪发病,确诊为感冒,分别用复方氨基比林液20毫升,青霉素400万单位混合颈部肌注(两头猪同窝,大猪体重约55公斤,小猪体重约40公斤)。注射后约15分钟,两猪先后出现尾巴极力摆  相似文献   
5.
中兽医学是一个独特的兽医科学体系,它以辩证论治为治病的根本规律,以理法方药为实践纲领。中药的用法服从于中兽医的理论与治则。目前,中兽医临床疗效日趋下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除原药材质量下降外,就是临床医者的用药质量问题。一、药物在应用方法上的不合理1、对水中不溶或溶解度极小的中药使用不合理。如血竭、琥珀穿山甲等在水中溶解度极小,入煎剂利用率不高,达不到应有疗效。2‘含大量粘液质或胶体蛋白类药物同其它药物同入煎剂。如大剂量车前子、阿胶等入煎剂,药液粘度增大,不利于其它药物成分的溶出…  相似文献   
6.
2003年4~5月间,驻马店市郊部分养殖户,相继发生了断奶仔猪以神经症状为主征,同时伴有眼及头部水肿的疾病。用抗生素、磺胺类等药物治疗无效,并导致发病后仔猪整窝死亡。经诊断为伪狂犬病合并水肿病,遂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0年9月,驻马店市某猪场发生了以高热,皮肤出血、苍白并轻度黄染,尿色深黄或发红为特征的疾病,诊断为链球菌与附红细胞体病,经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症状 该猪场共存栏猪800头,1个月内发病249头,每个圈舍内先有2头发病,5~7天波及全群,而后逐渐向相邻猪舍蔓延。病猪体温41.5~42℃,不食,呼吸增数。猪场兽医先诊断为流行性感冒,用安乃近、青霉素、病毒灵等药物治疗,1天2次,病猪体温、食欲正常,停药一日后复发。又诊断为弓形体病,用磺胺-6-甲氧嘧啶连续治疗两天无效。猪只…  相似文献   
8.
1997~1999年,我们共诊治仔猪亚临床型猪瘟211头,采用综合防治,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症状 该病多发生于断奶后5-10天的仔猪,体温39.5-40.5℃,两耳后倾,叫声嘶哑,呼吸困难,眼圈发红并明显水肿,眼球外突,口角流有白色泡沫,个别猪呕吐。病初走路后躯摇摆,后退时易跌倒,叫声如青蛙叫,随即出现后躯站立不稳或卧地不起,四肢划动,有的转圈,从出现神经症状到死亡一般为8-12小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结构科学化调整的进展,养猪生产已成为许多农村、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民利用庭院的有限空间饲养适当数量的猪只已相当普遍,它也是中国现阶段提供给人们生活中猪肉食品的一个来源。但是,这样的饲养方式,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猪病屡屡发生,死亡猪只给众多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弄清散养猪疾病发生的原因,找出有效地防控措施是十分必要的。1疾病发生的原因散养猪群大都是从市场上购进,其中存在着许多能激发猪发病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仔猪交易市场的猪多由仔猪经纪人从各家各户收购而来,然后再混入一个大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