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9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瘤胃保护性氨基酸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粮中大部分蛋白质在瘤胃中被降解,而增加日粮蛋白质的饲喂量,随之会增加瘤胃内蛋白质的降解量。为了减少瘤胃内蛋白质的降解损失,曾采用各种措施提高日粮中瘤胃非降解蛋白质(UDP)的量,但过多的UDP又会影响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导致进入小肠的微生物蛋白质的数量减少。蛋氨酸和赖氨酸被认为是合成乳和乳蛋白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而添加游离的氨基酸在瘤胃中很快被降解,必需以某种形式加以保护,使其在瘤胃内稳定,在真胃释放,在小肠吸收。本文综述了瘤胃保护性氨基酸(RPAA)的保护形式、包被物、RPAA的作用以及影响RPAA利用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甜菜夜蛾感染白僵菌、绿僵菌后的病症及组织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甜菜夜蛾感染白僵菌和绿僵菌后,虫体颜色及外部形态均发生相应变化。其组织切片观察研究表明:两种供试菌株的致病过程基本一致,只在侵染速度上有所差异:绿僵菌侵染速度较快,而且其破坏裂解组织的程度远大于白僵菌。白僵菌菌株015处理24 h后肠道内未见萌发的孢子,组织没有发现变化;48 h,附着于甜菜夜蛾体壁外的孢子开始萌发;72 h体腔内明显的菌丝段,各组织器官均受到感染,之后进入体内的菌丝不断增殖,脂肪体、肌肉组织、消化道发生病变解体;120 h后,菌丝突破虫体,在体外形成菌丝层。较之于绿僵菌菌株060,72 h时菌丝充满血腔,肠壁细胞也受到严重侵染,肠腔内出现菌丝,部分菌丝突出体表,菌株086,96 h时各组织均解体。  相似文献   
3.
国标法与仪器快速法测定不同饲料水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中水分含量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加工、储藏及实际的饲用效果。因此,水分含量是饲料质量检测的一项重要测定指标。饲料水分的测定方法有烘箱干燥、真空干燥、甲苯蒸馏、冷冻干燥和水分快速测定仪测定法(简称快速法)。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不同饲料的化学成分特性采用适宜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鹅、鸡对不同饲料养分利用率的比较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鸡相比 ,鹅的营养研究不够深入和系统 ,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资料可以发现 ,有关鹅的营养许多问题处于推测、研究、探讨阶段。即使一些国家制定了鹅的饲养标准 ,但相当部分数据也是参考鸡的营养需要及其对饲料利用的研究结果。为此 ,本试验测定了鹅、鸡对几种常用饲料原料的养分利用率及其内源能、内源N排泄量 ,为进一步研究鹅的营养需要 ,生产鹅的配合饲料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 选用体重一致、健康的成年清远乌棕鹅公鹅、粤黄公鸡各 6只。试验鹅、鸡均分为两组 ,每组 3只 ,在代谢笼中单笼饲养 ,自由饮水和采食。分…  相似文献   
5.
微生态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益生素又名促生素、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平衡理论,用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及其促进物质经特殊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它能够在数量或种类上补充肠道内缺少的正常微生物,调整或维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促进有益菌增殖,抑制致病菌生长.有益微生物产生各种消化酶,降解饲料中的某些抗营养因子,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经过调查发现,一些饲料厂、养殖场在生产中不用益生素或者用的较少,主要原因是益生素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作用效果不稳定或不明显.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和验证益生素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及作用,以快大型石歧杂肉用黄鸡作为试验鸡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6.
肉用生长鹅的营养需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鹅的营养需要研究甚少,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能量、蛋白质及部分氨基酸如Met、Lys和钙磷等矿物质,而维生素、微量元素需要几乎没有报道。1、能量与蛋白质需要1.1国内的有关研究:多是对补料配方中能量、蛋白的研究苏秀霞等(1997)对肉鹅日粮能量、蛋白质、...  相似文献   
7.
对几种饲料原料在鹅消化道排空时间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体重一致、健康的成年清远乌棕鹅公鹅6只,分为2组,每组3只,在代谢笼中单笼饲养,自由饮水和采食。分别在鹅泄殖腔口外围处缝合塑料瓶盖,并带塑料瓶训练,适应性饲养一周。试验饲料为玉米(能量饲料)、豆粕(蛋白质饲料)、矮象草粉(粗饲料),分三批次进行。6只公鹅先绝食排空48h,3只试验鹅强饲待测料,每只鹅强饲玉米和豆粕均为50g,草粉为30g。另3只不强饲作为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不同时间内的排泄物量,以确定饲喂玉米、豆粕、象草粉在鹅的消化道排空时间。  测定结果表明:鹅在强饲玉米、矮象草粉12h后不同时间内的排泄…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国内外对动物营养需要研究的深入,以可消化氨基酸作为评定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按可消化氨基酸进行日粮配制达到共识。肉鸭作为世界四大家禽之一,具有生长快、耐粗放,对疾病的抵抗能  相似文献   
9.
肉用生长鹅的饲养方式与营养需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瑞晓 《饲料博览》1999,11(4):37-38
鹅早期生长快,特别是20~60日龄,日绝对增重大,8周龄体重达成年的80%;又是唯一能大量利用青绿饲料的家禽,耐粗饲,放牧条件下每公斤增重仅耗精料0~0.5kg。同时,鹅肉是家禽“肉中之王”,仔鹅胴体皮下脂肪少,蛋白质含量高,且脂肪70%由不饱和脂肪酸构成,溶点低,易消化。近30年来,许多国家愈来愈重视养鹅,目的是生产鹅肉,部分是生产鹅肥肝,我国肉鹅饲养量居世界之首,但是同发展迅速、研究全面的养鸡业,鹅的饲养及营养研究仅处于探讨阶段,尤其是营养需要研究少,本文查阅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资料,总结了0~…  相似文献   
10.
肉鹅对高纤维饲料的利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 高纤维饲料对鹅生长性能及其胴体品质的影响1.1 鹅采食青饲料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鹅是草食家禽,可以放牧饲养,我国传统的养鹅是放牧补能量饲料(主要是玉米、稻谷),现正逐渐采用放牧或刈草舍饲加补适量配合饲料。国内对此进行的大量试验表明,青饲料加补配合饲料养鹅,既可发挥鹅的生物学优势——大量采食青草,又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国外也有围栏放牧养鹅的。在德国有大片土地可种草养鹅,放牧补精料,16周龄即可上市(Timmler,1998)。国外对牧草养鹅报道不一。Amold(1976)对9~18周龄鹅提供了两种日粮:生长粉料及牧草加补50%的生长粉料,结果:18周龄牧草组鹅平均体重为粉料组的88%,但每千克增重耗料减少12%;14、18周龄屠宰分析表明,牧草组鹅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胴体可食部分占活重比例无差异。Balt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