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土壤氮矿化(Nitrogen mineralization)是土壤氮循环的重要环节,对土壤氮素供应以及植物生产力的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沿中国东北草地样带(Northeastern China Transect, NECT)分别在典型草地、过渡草地及荒漠草地设置了3个实验样地,利用不同温度(5、10、15、20 ℃和25 ℃)和不同水分(30%、60%和90%土壤饱和含水量,Saturated soil moisture, SSM)的室内培养途径,探讨了不同类型草地的土壤氮矿化速率、土壤氮矿化的温度敏感性(Q10)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从典型草地至荒漠草地,土壤全碳、全氮、全磷、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类似地,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硝化速率也逐渐降低。在20 ℃和60% SSM时,土壤净氮矿化速率表现为典型草地 (0.715 mg N kg-1 d-1) > 过渡草地 (0.507 mg N kg-1 d-1) > 荒漠草地 (0.134 mg N kg-1 d-1);相反,温度敏感性却逐渐升高,温度敏感性与基质质量指数呈负相关。草地类型和水分对于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硝化速率具有显著影响,且二者间具有显著的交互效应。包含温度和水分的双因素模型可很好地拟合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变化趋势(P < 0.0001),二者可共同解释土壤硝化速率92%-96%的变异。土壤氮矿化沿着草地演替呈现出很好的空间格局、并与温度和水分具有密切关系,为解释内蒙古草地空间分布格局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气孔控制着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两个相互耦合的过程,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的耦合关系是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及其耦合关系的基础。利用LI-6400光合仪控制光强和CO2浓度变化,分析了C3和C4作物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耦合关系的差异。结果表明:即使CO2浓度变化条件下,Ball-Berry模型也能很好地模拟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二者的耦合关系。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之间的耦合系数体现了不同作物之间水-碳交换比例的差异,反映了气孔限制和内部生理生化过程限制在不同作物上所占的比例。由于该系数在C3作物和C4作物之间存在明显差异,C3作物中,陆生C3作物和水生C3作物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作物的生态功能类型可以大体划分为3类:C4作物、陆生C3作物和水生C3作物。这种生态功能类型的划分为提高碳循环、水循环以及水碳耦合循环模型在区域尺度上应用的精度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患者手术前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恶性肿瘤采用介入治疗取得较大进展.我院自1999年开始,将介入治疗即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及灌注化疗技术,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手术术前辅助治疗,为手术成功创造条件,取得较好效果[1].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针对我科宫颈癌患者健康问题和专科特点,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使病人顺利进行介入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是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三大主题,而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过程及其生物调控机制则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前沿性科学问题。目前,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过程及其调控机制认识的不足是制约评估陆地增汇/减排效果,预测分析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固碳功能影响的瓶颈性问题。本文在综合分析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的耦合过程基础上,论述了制约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空间格局耦联关系的生物地理学机制,制约典型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耦合关系的生物生理生态学机制,以及典型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的关键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过程。重点评述了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的主要过程及其生物调控机制研究进展,包括:(1)植物叶片冠层生物学过程和根系冠层生物学过程及其对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控制机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与互作关系;(2)土壤微生物功能群网络及其对碳氮循环过程的影响;(3)生态系统碳氮水交换通量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生态系统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与实践。本文最后还简要介绍了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项目"森林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的生物控制机制"的研究思路及其主要研究内容。期望能够通过这些探讨对推动我国该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建设和新技术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5.
国有林区大部分地区属中、高山区,文章通过对山地造林的林种、树种、时间的选择与确定分析,详细阐述了山地造林的技术要点措施,最后总结出只要用好苗、整好地、栽植好、幼林管护好,山地造林就能大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林业生态建设可谓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林业生产体系完善构建的关键所在。我们需要对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并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出发,分析林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找出相关改进措施开创一个全新的林业建设格局,将生态理念的实现作为首要目标,大规模、大范围的进行森林资源的有序保护,贯彻补偿制度,提升生态效益,只有这样,林业经济发展趋势才会愈发高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目标才能得以顺利实现。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正确指导下,林业生态建设即将迎来一个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获悉,2013年广西农药市场流通的农药中有四分之一不合格。工商部门提醒广大农民提防假农资,尤其需重点防范标称为外国产地的"假洋货"农资商品。2013年5月至12月,广西各级工商机关共开展了两  相似文献   
8.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制约因素与调节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水分利用效率是反映作物物质生产与水分消耗之间关系的指标,在各个学科中被广泛应用,但不同的学科存在不同的理解。水分利用效率的高低受作物自身特性与环境条件的制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可以从生理和生态两方面入手。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总结了作物自身特性与环境条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制约作用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和生态途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