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在糯玉米上开展的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管理,从生产技术的角度探讨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方法,认为GAP认证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结合能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而且简便、实用、高效,易于农业经营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特色作物已成为新疆促进一产上水平的高效产业,因此分析和研究新疆特色作物2014-2017年的发展成效,通过找准定位、理清思路,对各级农业行政、科研、推广等部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新疆特色作物规模、种类、品种、种植技术、优势特色分布、农民增收、功能等方面分析,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发展目标、思路、原则和举措。  相似文献   
3.
王纯武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7):219-222
通过对滴灌红籽瓜不同密度对比试验寻找其适合大型机械化作业的最佳密度,从而进一步探讨红籽瓜高产栽培技术,为指导大田生产服务。采用扩大行距,对留苗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分别对3700、5550、7400株/667m2三种密度做了小区试验。结果以5550株/667m2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在此密度下单产达147.8 kg,达极显著水平。总结出适合新疆昌吉地区红籽瓜高产栽培的最佳密度为5550株/667 m2,其产量、植株生长、主要经济性状、干物质积累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供试黑籽瓜品种为林籽1号、改良林籽1号、林籽2号、民籽1号、黑皮大板5个品种,对照为新籽瓜1号;供试红籽瓜品种为红秀1号、红秀2号,对照为红中片。  相似文献   
5.
高油酸花生由于突出的营养价值和较长的货架期,因而备受国内外消费者和加工企业的青睐。目前,新疆高油酸花生种植处于起步阶段,为更好地发掘高油酸花生在新疆的发展潜力,以北疆主栽高油酸花生品种鲁花19号为对照,与引进的4个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花育917和冀花11号均表现出高产优质的特性。本研究为今后北疆地区高油酸花生引种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棉花套种孜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孜然,芹属,1年或2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作香料或中药材,有安神、止痛、醒脑、通脉、降火、平肝等医疗保健功效,作香料可加工成孜然粉、孜然油等产品.它具有极强的耐干旱、抗病虫、怕涝特性,采用地膜覆盖全生育期一般不灌水即可成熟.棉田套种孜然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差、空间差提高复种指数,经济效益显著.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密度膜下滴灌条件棉花主要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喀什地区高密度与膜下滴灌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致使田间虫害的种类和发生规律发生了变化,原来一些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原来的主要害虫危害更加猖獗。为此,2008--2010年,对喀什地区棉花主要病虫害与天敌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并且在生产实践中边研究边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大蒜为试材,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研究了大蒜产量、农艺性状、品质性状三者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并对参试的6个大蒜品种进行了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与产量关系密切的农艺性状是大蒜株高、收获株数、外层瓣数、抽薹率、生育期和单球重,与产量关系密切的品质性状是大蒜素、蒜氨素和维生素C,这些性状应作为今后大蒜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的重点研究对象;品种xjgar 1、xjgar 3和xjgar 4在两地的试验结果综合评价较高,可作为大蒜种质资源与创新繁育的基础资源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岳普湖县地处喀什地区中部,土壤盐碱化严重,长期以来,复播农作物以玉米为主。为探索复播新模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我县于2010年小麦收获后试播33.3公顷万寿菊,667米2收获鲜花2.6吨,收入2080元。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布管方式和施氮量对机采棉生物量、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为机采棉高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置2种机采棉滴灌带布管方式:(1)1膜6行3管,行距(66+10)cm,滴灌带在作物窄行中间(G3);(2)1膜6行5管,行距(66+10)cm,滴灌带铺设在作物窄行中间3管和作物宽行中间2管(G5)。同时设置4个氮肥用量水平,即0、240、300、360 kg/hm2(分别以N0、N240、N300、N360表示)。【结果】相同施氮量处理下,G5处理棉花干物质量显著高于G3处理,G5-N360处理叶、茎、铃干物质量均最大,G5-N360处理较G3-N360处理叶、茎、铃、总干物质量分别增加23.1%、15.0%、11.6%、14.9%;G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