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7篇
  14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锈色粒肩天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锈色粒肩天牛是严重危害国槐的蛀干害虫,也是目前许多省市区的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其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危害不断加重。本文明确了该虫在国内外的分布和寄主;简要介绍了其生物生态学特性、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分析了其传播扩散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
信阳板栗低产成因及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信阳是全国有名的板栗之乡,板栗栽培历史悠久,现有栽培面积约6 667hm2,板栗作为当地主要栽培经济树种之一,也是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因建园不科学、栗园老化,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信阳板栗产量低,品质不高,严重制约板栗产业的发展。为提高信阳板栗产量和品质,于2009—2013年对信阳市浉河区东双河镇栗园从栗园更新、科学管理、适时采收和贮运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以期为信阳板栗的丰产优质栽培提  相似文献   
3.
基于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利用种子的七个特征参数作为输入层,三种类型(正常、微裂、裂颖)种子作为输出层,设计出识别水稻种子颖壳闭合的网络结构。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该神经网络结构能够很好地识别出裂开程度不同类型的种子。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农民是我国社会的主力军,自然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同时也应是和谐社会成果的受益人。能否在这一过程中保证并提高农民的权利,直接关系到基层和谐社会的建设成效。其中,农民的“话语权”是农民实现其利益要求的最基本的权利,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通过小麦拔节后的割青,研究了江苏淮南麦区育砀扬麦158、ND35/R18和ND36/R9034等3个小麦品种(组合)用于粮饲兼用生产系统的表现。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鲜草产量、饲用品质和再生能力等饲用性能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粗蛋白含量变幅为18.0%-22.7%,冬季割青鲜草产量变幅为1012.8-1248.1kg/667m^2,春季第二次割青鲜草产量变幅为295.7-705.1kg/667m^2,1次割青后籽粒产量相当于对照的48.7%-62.6%,2次割青后籽粒产量相当于对照的18.9%-25.0%。扬麦158粮饲兼用综合表现相对较好。粮饲兼用生产系统在进入越冬期前即开始拔节,茎蘖冻害严重,须在拔节后割青。不宜冬春2次割青,可通过增大播种密度减轻冬季1次割青对籽粒产量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苏州市吴中区生态承载力分析与生态红利开发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充分开发苏州市吴中区的生态资源充分获得生态红利,以及从生态承载力分析与生态红利开发对策的角度,给苏州市吴中区提供符合现状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据,以苏州市吴中区2007—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主要依据,对吴中区6年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动态分析,并且对吴中区的生态红线区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6年间吴中区的生态足迹正逐年下降,尤其是能源用地生态足迹下降显著。这说明吴中区的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也有所提高。苏州市吴中区的生态红线区域达到1 757.16 km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7.1%,为江苏省最高。苏州市吴中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有人口数量过大、耕地资源短缺和生活消费水平较高等3个方面。生态环境的治理应相应从控制人口、改变产业结构、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着手。苏州市吴中区的生态红利开发应当主要从发展第三产业,推广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农业园、打造绿色特色品牌等方面进行,此外应当抓住园博会的好时机,创建生态文明城市。  相似文献   
7.
苏州市吴中区生态赤字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研究了苏州市吴中区人均生态足迹变化,分析了生态赤字的成因,并结合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发展能力指数对可持续发展力进行定量评估,最终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结果表明,2005—2012年间,吴中区存在严重的生态赤字,赤字大小为1.113 2~2.087 5 hm2·人-1,耕地和能源用地赤字比例较大,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逐渐降低,生态赤字状况有所缓解;万元GDP生态足迹为0.493 84~0.093 54 hm2·人-1,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为1.048 2~1.223 7,缓慢增加,基于生态足迹的经济发展能力指数为2.474 7~1.499 0,大幅下降。可见,苏州市吴中区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足迹的分配不均,但其资源利用率较高,综合可持续发展力较强。因此,提出了一种加快工业转型、控制人口数量、加强耕地保护、减少污染排放、重视生态建设、增加产业类型、平衡足迹分配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含有Cry3Aa基因的重组质粒pBCC3为基础,利用PCR和DNA重组技术,从pBCC3中克隆出抗虫基因Cry3Aa,将其正向插入载体pCAMBIA1305的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构建成pCAMBIA1305-Cry3Aa植物表达载体,并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将Cry3Aa基因转入已转Cry1Ac+API基因的741毛白杨无性系pB29中,获得转双Bt基因的741杨。在含潮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多次继代筛选,获得抗性稳定的无性系9个,编号为pCCA1—pCCA9。采用特异引物分别对转基因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Cry1Ac基因稳定存在于pB29中,Cry3Aa基因已整合到各无性系的基因组DNA中。ELISA毒蛋白检测,转基因株系都有Cry1Ac和Cry3Aa杀虫蛋白表达。用转基因植株叶片进行柳蓝叶甲(鞘翅目)和美国白蛾(鳞翅目)室内饲虫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具有双抗性。根据对测试昆虫的致死率划分高中低3个抗性水平,其中pCCA2,pCCA5,pCCA6,pCCA9具有双高抗;pCCA3,pCCA4和pCCA7对柳蓝叶甲表现出中、低抗性,对美国白蛾则高抗;而pCCA1表现对美国白蛾的极低抗性,对柳蓝叶甲则高抗。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济麦22为材料,研究不同生物有机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使作物保持良好的生长发展态势,提高了小麦在苗期的根冠比,提高小麦旗叶中叶绿素的含量与叶面积指数,且能使叶绿素下降缓慢,延缓旗叶的衰老,从而达到旱地小麦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昌平区保护地草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昌平区保护地草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草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质、pH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是多种因子共同制约的结果;目前昌平区保护地草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平均值为14.9 cmol/kg,处于中等供肥能力水平;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质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能够有效增强土壤保肥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