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选取山西省中部地区欠发达县的两个村作为研究对象,对农民法制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法制教育普遍缺失,探求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文化水平低,法制教育资源分散,渠道不畅通,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缺乏针对性,并且受农村传统治理模式和司法公信力较低的影响。对此,要加快促进农民法制教育法制化,明确责任主体,整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选取有针对性的内容和方式开展农民法制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法律援助的主要对象,对法律援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求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为农林院校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挑战。农林院校参与农村法律援助有利于缓解援助资源的刚性需求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缓解援助范围的有限性与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缓解援助方式的普遍性与需求特殊性之间的矛盾。农林院校要把法律援助作为新的历史使命,在实践中凝练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农林院校参与法律援助需要政府健全保障体系.学校内部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建立相应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从治理观念、治理主体和运行机制三方面对多中心治理理论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契合性进行分析,并以B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例,分析其有效治理的实践经验,探索其治理有效性的逻辑转换.由此提出了提升各主体责任意识、明确各主体责任定位以及构建多元共治的网络机制等建议,以期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密度与行距对玉米‘协玉3号’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玉米产量、穗部性状以及通过穗部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寻求最佳种植行距与密度,为实现玉米超高产栽培创建提供技术依据。以玉米品种‘协玉3号’为材料,设置3个行距[50 cm等行距、60 cm等行距与40 cm+60 cm宽窄行]、3个种植密度[60000、67500、75000株/hm2],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共27个小区,每小区行长6 m,行宽3 m,面积18 m2。50 cm等行距与宽窄行为6行区,60 cm等行距为5行区。结果表明,行距对‘协玉3号’的产量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且不同行距配置中穗重、穗行数、穗粗以及穗粒重差异显著,不同密度间穗重、穗行数、百粒重与穗粒重差异显著,多个作用大小不一的穗部性状间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决定玉米产量。‘协玉3号’在密度为75000株/hm2和60 cm等行距模式下产量最高,可达16646.70 kg/hm2。因此,在山西中部水浇地条件下采用紧凑型玉米品种‘协玉3号’,适当扩大种植行距、缩小株距、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农业硕士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全日制农业硕士教育满意度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为了解当前农林类院校的全日制农业硕士的培养过程管理绩效,研究基于教育质量提升视角,从教育软环境、教学硬件设施、导师培养质量和毕业与就业管理4个层面设计指标进行调研,集中向农林类高校发放全日制农业硕士关于教育满意度的问卷,收集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影响全日制农业硕士教育满意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农业硕士教育满意度评价的因素重要程度依次是教育软环境、导师的培养管理、毕业与就业管理和教学硬件设施.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团队、师资队伍、专业带头人、科研训练条件、导师的科研水平与指导频率、图书馆馆藏资料与电子书、教学基本设施、论文指导管理和答辩环节的各项制度安排执行情况等因素关系着全日制农业硕士知识学习和科研训练,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全日制农业硕士教育满意度评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