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喷施硝酸铵对柑橘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经济、有效、合理地施用氮肥,对12年生的柑橘品种太田碰柑、国庆1号和纽荷尔脐橙进行了试验,分析了叶面喷施硝酸铵对其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硝酸铵可提高柑橘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使电导率下降,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增加树体内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叶面喷施硝酸铵的较佳浓度为5.0g/L。  相似文献   
2.
培养优秀的园艺专业应用人才是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地方性院校园艺专业现状,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从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适应都市型现代园艺产业发展需求几个方面探索了地方院校园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以评述我国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为基础,针对性地提出了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4.
发展有机农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有机农业的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并成为极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但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现就有机农业的内涵以及近年来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今后有机农业的发展策略和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十字花科植物LTP基因BcMF15同源序列克隆与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爱梅  曹家树 《核农学报》2008,22(6):789-793
为获取LTP在物种间的演化和分类信息,并为验证该基因在花粉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前期证据,根据白菜雄性不育相关的LTP基因BcMF15全长序列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分别从十字花科6属10种材料中克隆了LTP基因BcMF15的同源序列。经比较分析表明,这些同源序列的相似性达80%以上,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53%以上,且两者种间差异分别为0~1.1%、0~4.0%,除’圆白’萝卜和其他属的差异较大外,属间差异分别是0.1%~23.4%、0.9%~5.0%。LTP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在N端的跨膜疏水结构域高度保守,而在C端则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这些结果表明该基因具有较好的保守性,可能在十字花科植物的花粉发育中行使重要的功能。由核酸序列构建的分子系统树可知,在亲缘进化关系上芸薹属与萝卜属较近,其他依次为荠菜属、拟南芥属和山芥属,而与诸葛菜属最远,可见在十字花科BcMF15序列差异属间较种间大。  相似文献   
6.
为解析苹果钙调蛋白基因MdCaM在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功能.以秦冠苹果为材料,克隆了苹果MdCaM基因,并利用MEGA 5.0软件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了聚类分析,利用qPCR分析了MdCaM在采后损伤、低氧、高温等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钙调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MdCaM与拟南芥的钙调蛋白CaM1基因关系较近;qPCR结果表明,MdCaM在损伤、低氧胁迫(0 O2或3% O2)后均呈先升高后恢复正常水平的表达模式,损伤后6h达到峰值,低氧(0 O2)处理1h后达到峰值;高温(20℃/40℃)诱导后其表达量高于同期对照组,并在处理后12 h达到峰值,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了高温胁迫下的全程响应.因此推测,MdCaM基因可能在苹果适应损伤、高温、低氧等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参与了苹果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逆境调控.为后继研究MdCaM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其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就中国国情和当前在实施现代农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今后我国现代农业的高效、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严酷的气候条件和人类的破坏,使陕西地区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问题影响着居民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空间,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该地区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其原因,并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实现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该地区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别用-80℃冷冻、常温硅胶干燥法、冻干、临界点干燥等4种方法对白芨花粉的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样品进行预处理。利用扫描电镜对白芨花粉及其种子的形态、大小及表面纹饰等方面进行观察描述。结果表明:以临界点干燥法的效果最好;白芨花粉块由4个花粉团组成,无明显对称性,花粉外壁表面有波状饰纹,未见明显的萌发孔。白芨果实为蒴果,腹裂,种子极其微小,每果中含有数万粒种子。自然光线下,种子淡黄色,呈纺锤形,两端大小不等,种皮Ⅰ级纹饰为多皱纹,不规则突起。本研究可为白芨形态学研究提供参考,也为白芨的濒危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严酷的气候条件和人类的破坏,使陕西地区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问题影响着居民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空间,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该地区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其原因,并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实现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该地区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