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13年1—12月渔业资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流沙湾海域勒氏枝鳔石首鱼的体长分布、体长-体质量的关系、肥满度月变化、饵料组成、摄食强度和营养级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流沙湾海域枝鳔石首鱼体长82~145 mm,优势体长组为116~125 mm和106~115 mm;体长(L)-体质量(W)关系方程为:W=0.0242L~(2.9564)(R~2=0.9471);肥满度最大值出现在2月份,最小值出现在7月;枝鳔石首鱼的饵料组成以甲壳类为主要类群。枝鳔石首鱼的空胃率随季节变化显著(P0.05),在冬季最大,春季达到最小,饱满度指数在秋季最高,冬季最低;营养级变化范围在2.69~3.11,平均营养级为2.94。  相似文献   
2.
<正> 养鱼池塘由于死亡的生物体、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体的代谢废物、残剩的饵料和肥料等的不断积累,加上泥沙的混合,使池底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据研究,每平方百米净产 7500kg鱼的混养池塘,其淤泥的年沉积厚度约为10~15cm。而且精养水平越高沉积量越大。实践证明,一定厚度的淤泥对养殖生产是有利的,能够起到调节和缓冲池塘水质突变  相似文献   
3.
池塘细菌的分布及昼夜变化规律受水、温、浮游生物、水体混合等综合因子影响。表层水细菌数量高于底层水,细菌的水平分布较为均一。但在风的作用下能产生一定差异。池塘表层水细菌数量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底层水细菌数量昼夜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鱼池细菌的密度为表层高于底层,表、底层细菌密度的差异以夏季最大,冬季次之,春秋两季最小。各季节池塘表层和底层的细菌密度在24h内均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经昼夜波动后又大致回到原来水平。细菌密度与水温、COD、浮游动物生物量呈正相关,与浮游植物生物量无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5.
我国北方地区鱼类越冬池在整个越冬期间冰下水体沉积物积累厚度为0.8-2.0cm,相当于每平方米水面积累沉积物温重9.6千克,干重2.8千克,其含水率为71.5%;沉积物的PH值在6.3-7.2之间。  相似文献   
6.
<正> 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 (Abbott)是我国太湖、洪泽湖所产的一年生小型经济鱼类,其生产周期短、繁殖力强,易移植驯化,具有投资少、效益大、周转快等特点。大银鱼在水库湖泊中能自行繁殖,繁殖温度较低(2~6℃),是耐低温富有竞争性的鱼类之一。大银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除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生物营养元素。产品畅销国内外,已成为水库湖泊移植增殖的理想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7.
流沙湾养殖结构优化与生态环境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一种贝-鱼-藻养殖结构优化与生态环境生物修复系统,该系统通过网栏设置33.3hm2半封闭的养殖海区进行试验研究,在示范海区内设置3个功能不同的养殖区,贝类养殖与珍珠培育区、鱼类网箱养殖区、大型海藻栽培区,进行鱼类与大型海藻间养和珍珠培育。经过10个月的结构优化养殖和生态环境生物修复控制,示范海区水域水质和生物环境得以明显改善。示范海区透明度显著高于毗邻海区(P<0.05),悬浮物含量显著低于毗邻海区(P<0.05);示范海区总氮、总磷营养盐浓度随养殖期的延长逐渐升高,到9月份达到最高值,以后则逐渐下降;示范海区水域浮游生物数量随养殖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浮游生物量明显高于毗邻海区(P<0.05)。示范海区养殖生物生长良好,共收获鱼类21365kg、大型海藻3091.3kg、珍珠33.5kg。育珠贝存活率为73.9%、育珠贝留核率为49.9%,优质珠比率13.7%、珠层厚度平均472μm,珍珠质量明显提高。示范海区光能利用率为0.20%,总能量转化效率为34.58%,单位净产量耗总能为2.8919MJ/kg。  相似文献   
8.
一、广东省海洋与生物资源概况 广东省位于我国大陆的南部,濒临南海,拥有大陆海岸线3368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1/5;沿海岛屿1431个,其中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759个,岛岸线2414公里;拥有大小港湾510处。10米水深以内的近岸海域面积达1.3万平方公里。可供发展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和港湾面积有84万公顷。  相似文献   
9.
流沙湾海区异养菌和弧菌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流沙湾海区异养菌、弧菌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优势菌群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平板稀释法对异养菌和弧菌数量进行了周年检测;对优势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并对代表性月份样品优势菌中的弧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显示,流沙湾海区的异养菌和弧菌密度分别为8.8×103~9.60×105cfu/mL和1.0×103~2.45×104cfu/mL,其中异养菌数量高峰出现在6月,弧菌数量高峰出现在12月,异养菌、弧菌数量与水温变化的相关性不明显;流沙湾海区优势菌群中存在着溶藻弧菌等多种致病性弧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u2+胁迫对罗氏沼虾血清中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为其养殖环境的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0(对照组)和100μg/L(胁迫组)两个Cu2+浓度,分别在罗氏沼虾受Cu2+胁迫后的0、3、6、12、24和48 h取样,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丙二醛(MDA)含量,以及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力.[结果]在Cu2+胁迫的3~12 h,罗氏沼虾血清中T-AOC显著升高(P<0.05,下同),并在12 h达峰值,胁迫后24和48 h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CAT活力在胁迫3 h时显著升高,6 h时显著下降,12 h时又显著上升并达峰值,之后又逐渐降低,并在48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胁迫组罗氏沼虾血清中MDA含量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呈先升高后略有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CP活力在胁迫后6和12 h显著升高,24和48 h时降至初始水平;AKP活力在胁迫3~12 h内无显著变化(P>0.05),胁迫后24和48 h显著降低.[结论]Cu2+胁迫导致罗氏沼虾脂质过氧化发生,机体通过调节抗氧化系统抵御Cu2+胁迫,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变化具有一定时间效应,其中T-AOC、CAT活力和MDA含量对Cu2+胁迫较敏感,在胁迫短时间内即被显著诱导,可作为Cu2+污染的潜在生物指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