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1.
2.
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张杂谷5号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优质高产的杂交谷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保障提供了有力保障, 但良种需良法配套, 为此研究杂交谷的最佳栽培条件。采用5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探讨氮、磷、钾、行距和株距对张杂谷5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 产量与穗数、穗粒数显著正相关, 而与千粒重无显著相关。氮、行距、磷、钾对产量和穗粒数有显著影响, 氮肥和行距影响较大, 而磷和钾肥影响较小。行距、株距和氮对穗数有显著影响,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以及株距和行距的缩小, 穗数呈增加趋势。施磷水平对千粒重有显著影响, 随着施磷量的增加, 千粒重表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研究的5个因素中, 施氮水平、施钾水平以及株距之间交互作用对穗粒数和产量有显著影响;施氮水平与株距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千粒重有显著影响。该5因素与产量间回归关系极显著, 拟合程度较高, 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使张杂谷5号产量最大的农艺方案为N施用量186 kg hm–2, P2O5施用量95 kg hm–2, K2O施用量60 kg hm–2, 行距23 cm, 株距13 cm, 预期产量为6 683 kg hm–2。  相似文献   
3.
4.
施肥和密度对张杂谷5号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采用5 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探讨氮、 磷、 钾、 行距和株距对张杂谷5号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叶面积指数、 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含量显著正相关。单因素氮、 行距、 磷、 钾对产量和净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氮肥和行距影响较大,而磷和钾肥影响较小。单因素行距、 株距和氮对叶面积指数有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以及株距和行距的缩小,叶面积指数均表现先增后减趋势。单因素施氮和钾水平对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施氮、 钾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所研究的5个因素中,施氮水平、 施钾水平以及株距之间交互作用对产量有显著影响; 施钾水平与施氮水平、 株距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净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该5因素与产量间回归关系极显著,拟合程度较高,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使产量大于6200 kg/hm2 的优化因素取值的95%的置信区间为施氮(N)178197 kg/hm2、 磷(P2O5)88101 kg/hm2、 钾(K2O)5467 kg/hm2、 行距为2224 cm、 株距为1213 cm。  相似文献   
5.
稻蓟马是稻田中主要害虫之一。近二年我地区个别稻田发现有稻蓟马的危害。1996年八五九农场10队7号地发生稻蓟马危害,面积250亩。在7月下旬、8月上旬,低温、多雨,水稻处于抽穗、扬花期,稻蓟马出现虫量高峰,有虫株率达100%,单株虫量平均达15头以上,在穗部危害花蕊,造成空壳。1形态特征据调查,危害水稻的蓟马是稻蓟马和稻管蓟马。稻蓟马成虫体长1-1.3mm,黑褐色,头近似方形,触角7节,翅谈褐色,羽毛状。腹部末端,雌虫锥形,雄虫校园钝。稻管蓟马,成虫体长1.5-1.8mm,黑褐色,头长方形,触角8节,前翅透明,腹部末端呈管状…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不同剂量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RR1)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莽草酸(shikimic acid, SA)含量及根系活力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在大豆的第3复叶期进行水分胁迫5d和除草剂草甘膦处理,研究RR1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 SP)、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 SS)、游离脯氨酸(free praline, FP)、莽草酸(shikimic acid, SA)含量和根系活力(RA)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前期RR1叶片的SP含量随草甘膦剂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0.46kg/hm2叶片SP的含量最高,胁迫后期SP含量随草甘膦剂量的增加而降低;SS、FP和SA含量随草甘膦剂量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RA随草甘膦剂量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复水12d后,不同剂量草甘膦处理的各指标均有所恢复。干旱条件下,经草甘膦处理的RR1叶片的SP含量和RA低于草甘膦在正常水分条件下的处理,而SS、FP和SA含量相反。相关性分析表明,FP和SA含量与草甘膦剂量的相关关系最明显;而SS和SA含量与干旱胁迫时间的相关关系最明显。说明正常水分条件下,草甘膦对RR1幼苗造成的伤害经过一段时间后有所缓解;干旱胁迫加剧了草甘膦对RR1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莽草酸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抗草甘膦大豆主要通过积累FP、SS和SA对草甘膦和干旱胁迫做出响应。  相似文献   
7.
谷子对拔节期弱光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阐述拔节期弱光胁迫降低谷子产量的光合生理机制,以张杂谷5号和晋谷21号为研究对象,在拔节期分别进行30%、60%和85%的遮阴处理15 d,以不遮阴作为对照,探究谷子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对其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遮阴处理降低了2个品种谷子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 P)、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O)]、穗长、穗重、穗粒重和产量,却显著提高了胞间CO2浓度(Ci)和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PQ)]。张杂谷5号的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和产量在遮阴30%时显著下降,而晋谷21号在遮阴程度超过60%时才显著变化。总之,拔节期弱光胁迫下,谷子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降低,捕捉利用光能的能力减弱,PSⅡ光化学活性降低,光合作用变弱,最终影响产量;张杂谷5号比晋谷21号对弱光胁迫更为敏感。本研究结果为拔节期通过改善谷子叶片的光合功能来增强抗弱光胁迫以达到稳产指明了方向,并为选育耐弱光胁迫谷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