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研究了以红豆为原料加工饮料的生产工艺,得出了影响红豆饮料品质和稳定性的因素及关键控制点。试验确定了保持红豆饮料稳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红豆在35℃下浸泡12 h,调配饮料pH值至7.0,在70℃下,均质压力为35 MPa,均质2次,杀菌温度121℃,杀菌20 min。  相似文献   
2.
以葛根为原料,以葛根黄酮的得率为指标,以料液比、提取电压、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并对其保肝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2次,料液比1∶30(g/mL),提取电压160 V,提取时间80 s。该工艺条件下,葛根黄酮的得率为6.71%。动物实验表明,葛根黄酮能够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小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本结果可为葛根黄酮的提取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荞麦为原料,经糊化、焙烤、微波浸提、调配、杀菌等工艺,研制出一种营养、健康的荞麦饮料。  相似文献   
4.
以绿豆为原料,研究了绿豆浓浆饮料的生产工艺。探讨了料水比、预处理方式、均质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绿豆浓浆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水比为1∶13~1∶15,采用预处理方式1,均质压力25~30 MPa,均质温度65~75℃,均质2次,杀菌温度121℃,杀菌时间20 min。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普通玉米籽粒为原料加工谷物饮料的生产工艺,得出了普通玉米饮料加工的关键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得到营养价值高,口感较好的普通玉米饮料。  相似文献   
6.
以香菇和木耳为原料,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香菇木耳复合饮料配方。结果表明,香菇木耳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香菇木耳复合提取液添加量40%,白砂糖添加量8%,柠檬酸添加量0.10%,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分为88.6分;按照最佳配方制得的香菇木耳复合饮料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在体积分数为100%时,清除率分别为71.49%和64.82%;制备的香菇木耳复合饮料感官指标、理化指标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5%)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植物饮料国家标准(GB/T 31326—2014)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秋葵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秋葵黄酮,研究温度、pH值、食品添加剂及金属离子对秋葵黄酮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秋葵黄酮溶液的耐热性较好,在80℃以下其化学结构保持不变;在酸性条件下,秋葵黄酮的稳定性良好;在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浓度范围内,葡萄糖、蔗糖和柠檬酸对秋葵黄酮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而抗坏血酸、山梨酸钾和偏重亚硫酸钠对其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金属离子Na+,K+,Ca2+对秋葵黄酮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而Al3+,Fe3+,Cu2+对其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为原料,研究了玉米清汁饮料的加工技术。结果表明,焙烤温度为160℃,焙烤时间和浸提时间为40 min,浸提温度为100℃,制作的玉米清汁饮料呈透明状、色泽亮黄,具有独特的玉米焦香味、口感柔和。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甜玉米为原料加工浓浆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加工方法,得出了影响甜玉米浓浆饮料品质和稳定性的因素及关键控制点。结果表明,保持甜玉米浓浆饮料稳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选用原料在授粉后20 d左右采收的甜玉米,调配使饮料pH值在6.2~6.8,在70℃,高压均质机均质2次,均质压力为25~35 MPa,杀菌温度121℃,杀菌时间20 min。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