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1.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传统纯培养分离鉴定方法,对4下冷藏的溱潼鱼丸中微生物种类进行了分析,并研究其在低温储藏期内的菌群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溱潼鱼丸储藏初期群落组成分析中发现了 21个门类群,39个纲类群,49个目类群,49个科类群,52个属类群;在属水平的群落组成上,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绝对优势菌属,占15%;在储藏后期假单胞菌属和嗜冷杆菌属(Psychrabacter)均为比例(丰度)较大的菌属;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与传统纯培养方法结果均显示,假单胞菌属为鱼丸腐败的绝对优势菌,但比例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
小麦品系5R625苗期和田间均对小麦叶锈病有良好抗性,但其所携带的抗病基因还不清楚。利用36个携带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的对照品系和15个中国小麦叶锈菌小种对5R625携带的抗病基因进行了苗期人工接种鉴定和基因推导,结果 5R625对这15个叶锈菌生理小种的侵染型与Lr9、Lr19、Lr24、Lr28、Lr39、Lr47、Lr51、Lr53相同。利用5R625和感病品种郑州5389的杂交后代F1、F2和F2:3群体对5R625的抗病性进行了遗传分析,苗期和成株期的分析结果均表明5R625对小麦叶锈菌的抗性由1个显性基因控制。进一步利用F2:3家系和分子标记方法将该基因定位在3DL染色体上。与5R625携带的抗病基因连锁的5个分子标记中,STS标记24-16和SCAR标记OP-J09此前已经被证明与已知抗叶锈病基因Lr24共分离,因此,推测5R625携带的抗病基因与Lr24可能为同一基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