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菊花白粉病发病初期开始施药,有效成分用量为175-250mg/kg的250g/L嘧菌酯悬浮剂对菊花白粉病平均防效可达75%~79%,且对菊花和非靶标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2.
长期定位施肥对无石灰性潮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长期定位施肥对无石灰性潮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单施有机肥及其配施无机化肥均能显著增强土壤脲酶、蛋白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土壤脲酶活性、蛋白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有机磷、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土壤肥力性状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4.
山东大学夏光敏教授采用非对称性体细胞融合技术,以济南117为母本,长穗偃麦草为父本,育成了耐盐高产的小麦品种。2004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山融3号。  相似文献   
5.
<正> 1988年“北方国营农场水稻技术协作会”在胜利石油管理局召开以后,油田农副业战线广大职工家属深受鼓舞和启发。1989年的水稻生产,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善排灌系统;实行较合理的品种布局,扩大了杂交中籼的种植面积;建立了以机械化栽培为中心的栽培技术体系;加强了中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继续进行水稻高产开发。全油田12万亩水稻平均  相似文献   
6.
色板诱杀害虫的正确使用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韧 《中国蔬菜》2013,1(9):29-30
色板诱杀害虫技术在我国很多地区已全面推广应用,但使用中普遍悬挂不规范,以致于色板应有的诱杀效果未能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盐碱地 是重要的土地资源,它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一 种土壤类型,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5%,总计约 9.55亿公顷,分布在世界各大洲的滨海和干 旱、半干旱地区。我国约有盐碱地0.27亿公 顷,其中0.06亿公顷耕地,0.21亿公顷盐荒碱  相似文献   
8.
秦韧 《农村百事通》2006,(21):33-33
“山融3号”是由山东大学夏光敏教授育成的耐盐高产小麦品种,2004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品种特性全生育期240天左右,属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叶宽大,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偏弱。抽穗后,叶片浓绿色、较挺拔,且功能期较长,成熟落黄好。穗长方形、长芒,麦粒浅红色,穗层整齐,大穗大粒,千粒重50克左右,每穗40~50粒。株高70~72厘米,茎秆粗壮,抗倒伏。耐盐性强,在含盐量0.5%~0.8%的地块能正常生长,如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在含盐量0.8%~1.0%的重盐碱地上也能正常生长。抗叶锈病,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二、栽培技术要点1.治…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40%甲基硫菌灵?嘧菌环胺悬浮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以40%甲基硫菌灵?嘧菌环胺悬浮剂为供试药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40%甲基硫菌灵?嘧菌环胺悬浮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有效地控制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根据试验结果,建议该复配剂适宜的田间有效成分使用量为133.3~200 mg/kg(2000~3000倍),不产生药害,对人畜安全。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盐碱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它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一种土壤类型,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5%,总计约9.55亿公顷,分布在世界各大洲的滨海和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约有盐碱地0.27亿公顷,其中0.06亿公顷耕地,0.21亿公顷盐荒碱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内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沿海地带。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外次生盐渍化土壤面积还在不断扩大,据估计,全球盐碱地每年以1.0~1.5百万公顷的速度在增长。人类在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改良利用原生盐碱地方面没有取得根本性进展。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三角洲之一,总面积5400平方公里,而盐碱地面积高达70%以上,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改良是本文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