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细菌胞间的分子通讯与食品保藏新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世界并不寂静,彼此间以信息分子为“语言”互相交流。当环境中群体数量达到一定密度后,细菌通过信息分子发出信号,调整和实施共同的行为,引发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简称QS)现象,从而展现出单个细菌无法实现的新的特征行为和生理功能。导致食品腐败的腐败菌之间也存在QS现象。文章概述了QS现象及其与食品腐败的关系,阐述了以食品腐败菌的QS现象为靶点的食品保藏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类化合物是革兰氏阴性菌群体感应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类信号分子,并调控许多生理特性的表达。但由于AHLs分子为小分子物质,且AHL产生菌所产生的AHL的浓度极低,因此建立有效检测AHLs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两种细菌生物感应器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CVO26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A136(pCF218/pCF372)建立了琼脂扩散法、薄层层析与细菌生物感应器相结合(TLC-Biosensor)、β-半乳糖苷酶活法等检测AHL的生物学方法,为研究革兰氏阴性菌的群体感应系统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阐述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展食品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教学对象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专业英语师资力量薄弱、教材匮乏、考核方式不完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探索,初步建立规范、科学的食品化学实验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4.
乌梅有机酸提取条件优化及其对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乌梅总有机酸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生物膜产生的抑制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乌梅总有机酸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及验证,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乌梅总有机酸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70%(体积分数)、料液比3∶40(g∶mL)、超声提取时间1.5 h及超声提取温度50℃。在该条件下,乌梅总有机酸提取率为24.50%。提取物浓度为0.5MIC、MIC和2MIC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13.06%、48.24%和74.01%。因此,该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前国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越来越重视,已有90多所高校设立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有必要设立"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技术"这一课程。结合社会需求和中国药科大学特色,设计了几个系列实验,涉及多方面专业课内容,将本课程逐步建设成综合性、创新性课程。  相似文献   
7.
研究大蒜提取物对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用结晶紫染色法以及光学显微镜对该菌产生的生物膜进行了研究,苯酚硫酸法测定其胞外多糖的产量,采用多孔板法研究了大蒜提取物与山梨酸钾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大蒜提取物浓度为100、150 mg/mL时,对生物膜的抑制率分别为27.6%和38.7%;对胞外多糖抑制率分别为4.5%和12.6%;100 mg/mL的提取物与山梨酸钾具有协同作用。因此,大蒜提取物对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革兰氏阴性菌通过产生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类信号分子,以密度依赖的方式调控某些生理特性的表达,即群体感应(QS)现象。假单胞菌是一种导致蛋白类食品腐败的重要腐败细菌。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假单胞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与腐败特性的关系。【方法】利用AHLs检测菌对3株假单胞菌AHLs产生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AHLS降解菌株对所产生的AHLs进行降解。【结果】3株菌均产生AHLs信号分子;菌株FML05-1、FML05-2至少产生两种AHLs分子,二者所产生的主要信号分子是N-3-氧代-辛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3-oxo-C8-HSL);FML05-2与降解AHLs的菌株共同培养,发现嗜铁素的产量与蛋白酶活性明显下降。【结论】FML05-2嗜铁素的产生和蛋白酶活性与AHLs有关。为以干扰腐败细菌群体感应为靶点的食品防腐保鲜策略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声-乙醇法提取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us rutilus)子实体中总黄酮的工艺。结果表明,血红铆钉菇中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70%乙醇,料液比1∶30(m/V),超声时间30 min,最佳工艺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5.91%。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