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P·K施用量对苦瓜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对N、P、K施用量对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P、K施用量对苦瓜制种产量的影响呈正态分布;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制种获得较高产量的施肥水平为:尿素539.4~486.6 kg/hm2、过磷酸钙847.8~1 027.8kg/hm2、硫酸钾369.75~454.8 kg/hm2.  相似文献   
2.
超级杂交稻新组合II优602经济性状及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2年在四川3个不同生态区对杂交稻II优602在不同栽培密度和不同施氮水平下的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区,II优602有效穗随着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最高有效穗达250.5~322.5万/hm2;在同一施氮水平下,II优602穗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达159.23~165.08粒;不同生态区,不同密肥处理对II优602结实率、千粒重、稻谷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不同肥力条件下选择适应的栽培措施II优602均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
杂交稻中籼迟熟组合Ⅱ优60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602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超高产的产量潜力,优异的耐热性能,坚韧的抗倒特性,较强的耐肥能力和较广的适应能力,综合性状较为突出的杂交稻中籼迟熟组合。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川香优37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应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三系不育系川香29A与自育恢复系泸恢37组配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具有直链淀粉含量高,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稻瘟病能力较强等特点,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6.
根据杂交稻组合冈优615的亲本制种性状的表现,从花期调节、秧本田管理、合理施用"九二0"等方面报道了冈优615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高直链淀粉含量籼型杂交水稻组合稻米品质性状及其相关性。[方法]调查分析了2011年四川省水稻区试的16个高直链淀份含量籼型杂交稻组合的主要品质性状及相关关系。[结果]16个组合的品质性状中差异较大的是垩白度,变异系数为26.8%;其次是整精米率,变异系数为22.89%;差异较小的是糙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0.72%和2.61%。糙米率与垩白米率和垩白度呈显著负相关;垩白米率与垩白度和胶稠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垩白度与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胶稠度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16个组合的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呈不显著正相关(r=0.1669),这可能表明在籼型杂交稻组合中直链淀粉含量达到一定水平(AC≥25%)后,胶稠度同样可以达到较高值,同时高直链淀粉含量与糙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垩白米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等相关不显著,因此在提高直链淀粉含量的材料和杂交稻组合选择上,可对其它品质性状按育种目标进行独立选择。[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育种材料和杂交稻组合直链淀粉含量的选育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Ⅱ优602亲本的特征特性出发,结合在生产上的制种实践。从花期调节、秧本田管理、合理施用"九二’"等方面报道了II优602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和田间种植观察对新创制的8份杂交组合水稻种子进行纯度鉴定,除杂交组合6026A/R4149采用1个标记之外,其余7个杂交组合均采用2个标记鉴定,分子标记和田间观察均鉴定200个单株。SSR标记检测结果与田间种植鉴定结果基本相同,因此,筛选出的共显性标记适用于这8个杂交组合的水稻种子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10.
对2006~2007年通过四川省审定的21个中籼迟熟杂交水稻组合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品质性状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21个组合中只有1个组合的稻米品质指标全部达国颁优质稻谷3级标准。在单个品质性状指标中,达标率(达到国颁3级优质稻谷标准以上)最高的是糙米率,其次是胶稠度,再就是整精米率、长宽比和直链淀粉含量;长宽比与垩白米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整精米率呈显著负相关;垩白米率与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垩白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通过粒型改良,增大长宽比,可以降低垩白米率与垩白度,并提出了高密度、无裂纹、宽厚比小的米粒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