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发芽黑米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乳酸菌发酵黑米饮料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的乳酸菌发酵黑米饮料最佳工艺条件为∶水和米的比例为10∶1(m L/g),乳酸菌接种量(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为2∶3)3%,发酵时间11 h,蔗糖添加量8%,按此工艺条件制得的乳酸菌发酵黑米饮料呈均匀一致的红色,澄清透明,流动性好,无分层和沉淀现象,酸甜适中,柔和爽口,有黑米特有香味,无异味,感官品质评分达86.68分,说明该工艺适合乳酸菌发酵黑米饮料的制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广西气候条件下葡萄夏果采收后叶片光合特性变化,为葡萄栽培模式等理论研究和生产实际提供依据.[方法]以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于2017年葡萄采收后75 d至开始落叶期间定时监测日平均温度、日光照时数和日平均光照度环境参数指标,同时测定第2、4、6、8、10、12和14节位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分别在人工LED光源[红:蓝:白=90:5:5,1200μmol/(m2·s)]和自然光照下,利用CIRAS-3便捷式光合仪测定上述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蒸腾速率(E).[结果]葡萄采后75~110 d的日平均温度始终高于20℃、日照时数大于8.0 h、日平均光照度维持在28000.0 lx以上,各节位叶片SPAD值下降缓慢.在人工和自然光源下,总体上表现为采后110 d前高节位(第10、12和14节位)叶片的Pn、Gs和E显著高于基部(第2、4和6节位)叶片(P<0.05),各节位叶片Pn、Gs和E平缓下降;采后110 d后随各环境因子急剧下降,各节位叶片Pn、Gs、E和SPAD值也急剧下降,高、低节位间差距逐渐变小.在人工和自然光源下,随时间推移Ci不断升高,高节位叶片Ci低于基部叶片.[结论]广西南宁地区葡萄采收后4个月内温度和光照均处在较高水平,而葡萄基部叶片长期保持在较低的光合水平,不利于枝梢及叶片养分充分回流,影响第2季植株花芽分化及产量形成.因此,生产上建议去除基部叶片或采用破眠技术使葡萄休眠冬芽萌发新梢开启第2个生长周期,以充分利用桂南下半年丰富的温光资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