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袁方  翟园  洪超  赵荣  巩在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195-12198,12202
利用西安地区7个国家一般气象站1970 ~2013年逐日基本观测资料,结合Golden software Surfer 8和vb编制西安地区降水分布图自动绘制软件,利用DPS、SPSS、MATLAB和Excel分析了近44年降水的年际、季节、月变化特征以及突变和频域特征.结果表明,西安地区降水多雨年占主导,1992年出现由多变少的突变,2002年出现由少变多的突变,有2、4和12年的变化周期震荡,近年来雨日逐渐减少;夏季降水等值线空间分布比较稀薄,冬季较密集,春季比秋季偏干趋势明显,夏季比冬季偏湿趋势明显;降水量月份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随州市新站与老站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和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对比分析发现:新站与旧站气温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趋势是新站较老站偏低,其中低温(平均、极端)明显偏低,尤其是极端低温异常偏低,其次是平均气温,高温(平均、极端)偏低最小。同时对新站与老站气温差异的稳定性、置信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西安市各区县观测站1970 ~2013年的地面温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从西安各区县的气温年变化、季变化、月变化以及突变检验等方面分析西安地区温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安地区是增温明显的.1994年为全市年平均气温突变年,2000年全市年平均气温突变增高达最大值,趋势越来越明显,近44年存在显著的24年长周期变化震荡.  相似文献   
4.
氮素对燕麦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氮素水平对燕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找出适合燕麦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的氮素水平,以2005年引种的燕麦品种‘坝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随机区组排列,对燕麦各个生育时期形态及生理指标进行了定期观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氮素水平下,燕麦的生长发育动态指标差异显著,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株高增加,叶面积和分蘖数也会增加,但是施氮量过多则会增加无效分蘖数,生育后期植株贪青影响产量。适量的氮素水平使燕麦的生理生化指标达正常标准,利于提高燕麦的产量,在施氮量为144 kg/hm2时,‘坝莜1号’的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陕西省1987—2014年7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采用IPCC算法,估算了陕西省近30 a来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30 a陕西省森林碳储量和碳汇量均得到了显著的增加,森林碳储量呈现"缓升—急速上升"趋势,由1987年的121 Tg增加到2014年的238 Tg,净增117 Tg,年均增长率2.3%。特别是21世纪以来,森林碳汇作用最强,森林净碳汇量为85 Tg,对森林总碳汇的贡献为72.65%;森林年均碳汇量与森林采伐量呈负相关,表现为采伐量越大,对应碳汇量越小;不同起源森林碳储量、碳密度和碳汇能力呈现天然林远远大于人工林的特征,天然林是陕西省碳储量及碳汇的主要贡献者;不同森林类型中栎类、硬阔类和软阔类是森林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碳储量主要集中于面积比重较小的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碳密度与龄级呈正相关,表现为龄级越大碳密度越大。  相似文献   
6.
南充近34年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鲜铁军  翟园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1):179-183
为探索南充各地近34年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的影响及时空分布特征,笔者利用南充所辖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14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和水稻生育期观测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南充各地的水稻抽穗扬花期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近34年水稻抽穗扬花期仪陇的高温热害最轻,市辖三区的高温热害最重,其次为营山、蓬安,再次为西充、南部,最后为阆中;近34年南充各地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以轻度为主,其次是中度,最后是重度;近34年南充各地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有明显加重的趋势,尤其要加强对市辖三区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利用南充市近54年气温资料,通过距平分析法、线性趋势分析法和30年滑动变异系数法分析气温变化趋势及特征,同时对极端冷暖天气事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4年来南充市年平均气温呈震荡上升趋势,四季气温除夏季外均表现为增暖趋势,秋季增温最为突出,对年平均气温的增温贡献最大;冬季气温波动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和全年气温,不确定性较高,偏离平均值的年份最多,出现极端天气概率较大;近54年南充市出现了极端冷冬3次,热夏2次.  相似文献   
8.
以沈阳地区为研究实例,利用NASA对地观测系统EOS系列卫星遥感影像,经过了滤波处理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对研究地区的旱田作物进行不间断监测.计算出2003 ~ 2007年的年平均NDVI,分析出NDVI年际变化特征、作物生育期内的NDVI变化规律,并找出产量与植被指数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沈阳地区旱田植被指数的年际间差异明显,旱田作物生育进程与作物生育期内NDVI变化规律大致吻合,这表明作物产量与遥感植被指数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因此,根据同期地面作物产量调查数据与MODIS遥感数据,采用一次线性拟合法建立回归方程,简单分析出沈阳地区旱田作物产量与NDVI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9.
鲜铁军  翟园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2):211-216
在全球气温变暖日趋加剧背景下,探索和研究过去数十年间南充市气温的变化特征,可以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利用南充市所辖7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4年的逐日观测资料,计算得出南充市近54年逐年及四季平均气温;同时,利用功率谱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滑动T检验方法对气温的周期变化和突变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近54年来的南充市气温存在显著周期性变化;年平均气温和春、夏季平均气温出现突变,其中年平均气温和春季平均气温出现了由冷到暖的突变,突变点为2006年,秋、冬季平均气温未出现突变。2006年的南充市气温异常偏高,为历史第2高位,多项气象记录突破历史极值,这与研究得出的近54年南充市年平均气温突变点为2006年这一结论相符。  相似文献   
10.
湖南地区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与云地闪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园  洪超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1):115-120
为了找出湖南地区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与云地闪特征以及关系,利用湖南省2007年闪电定位系统和长沙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对湖南省周边地区闪电特征及其与雷达回波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及周边地区云地闪分布具有明显时间分布不均特征,大多发生6、7、8月,月初和月末为高峰期,日分布呈双峰值变化,主峰在16:00—17:00,次峰在20:00—21:00,17:00左右日均频数最高,对应雷电灾害最为严重。雷达回波面积及强度与云地闪频数及强度存在明显对应关系,云地闪频数越大,强度越强,则雷达回波面积越宽,强回波出现几率越大。大于50 dBz雷达强回波中心形成前15 min到30 min时间内,一般都有云地闪发生。雷达回波位置与闪电发生区域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