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木无性繁殖及其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无性繁殖的特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综述了无性繁殖在无性系林业、林木遗传改良、林木复幼等方面应用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歙县枇杷产业化的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枇杷的生物学特性和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在分析了歙县枇杷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歙县枇杷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枇杷产业需要通过采取适度规模化生产、合理品种组成、加强产后服务、实现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枇杷的生物学特性和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在分析了歙县枇杷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歙县枇杷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枇杷产业需要通过采取适度规模化生产、合理品种组成、加强产后服务、实现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锰酸钾溶液催芽对樟树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  翟大才  袁涛 《种子》2016,(1):101-102
樟树种子发芽慢、不整齐、发芽率低,种子育苗是目前樟树繁殖最主要的方式.用0.6%、0.5%、0.4%浓度梯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樟树种子,分析高锰酸钾浸种对樟树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催芽在发芽率间虽无显著差异,但较清水浸种能显著提高樟树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华东野核桃果实性状、核仁成分及其相关性,为其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皖南华东野核桃资源为对象,测定其鲜果单果质量、果皮厚度与坚果单果质量、壳厚度、出仁率等果实性状及坚果核仁成分,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华东野核桃果实性状具有丰富的变异,大部分变异系数大于10%,其中,坚果壳厚度变异系数最大为43.92%。对坚果核仁成分的测定表明:核仁中脂肪含量最高,蛋白质次之,总糖含量较低;对脂肪组分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达92.68%。利用相关性分析,发现坚果单果质量与核仁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华东野核桃果实性状及核仁成分的综合分析及评价发现,单株编号10和8的鲜果大小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所受试单株中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进一步育种的遗传资源。[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华东野核桃果实核仁成分,发现其核仁脂肪酸含量高于薄壳山核桃、山核桃,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高,表明其核仁是值得开发的一种新食品资源。该研究结果为华东野核桃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 1a生实生苗为材料 ,探讨毛竹实生林生长发育进程。经 5a观测结果表明 ,毛竹实生幼林 1~ 5a生竹高、胸径生长发育进程前期增长比率较快 ,随后逐渐降低。毛竹实生幼林 1~ 3a生时 ,丛生性状明显 ,此后进入散生阶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无刺枸骨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功能,为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方法 ]利用正丁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等萃取剂对无刺枸骨果实成分进行萃取,并采用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和滤纸片抑菌法测定其萃取物的抗氧化与抑菌活性;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组分进行鉴定。[结果 ]无刺枸骨果实甲醇粗提取物的正丁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萃取物对ABTS和DPPH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清除率与萃取物浓度间呈线性正相关。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正丁醇提取物对于所有菌株均具有极显著的抑菌作用,且是3种萃取剂中抑菌作用最强的;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于枯草芽孢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变形杆菌也具有极显著抑菌作用;石油醚萃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变形杆菌抑制作用显著。结合GC-MS与UPLC-QTOF/MS技术,本文首次证实无刺枸骨果实含有抗氧化与抑菌活性的药用成分——绿原酸。[结论 ]本研究首次采用多种萃取剂对无刺枸骨果实成分进行萃取和鉴定,并通过试验证明其萃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该结果为无刺枸骨果实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采自黄山地区海拔350~1 850 m的马尾松群体、黄山松群体及其渐渗群体的416个个体为材料,利用筛选的10对SSR引物研究了群体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群体间的渐渗。结果表明:10对SSR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共37个,各位点等位基因数(A)的范围为2~7个,Shannon指数(I)平均为1.0301;按16组海拔高度来分析,10对SSR引物扩增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1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约为2.4个,Shannon指数(I)平均为0.849 5。根据16组海拔高度内松树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变化及16组海拔区间群体的遗传距离和海拔差进行Mantel检测分析,发现黄山松基因向渐渗群体渐渗的强度高于马尾松。以上结果显示黄山松群体与采集的416个个体中大部分个体亲缘关系较近,这说明黄山松在不同海拔松树群体的基因渐渗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枇杷的生物学特性和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在分析了歙县枇杷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歙县枇杷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枇杷产业需要通过采取适度规模化生产、合理品种组成、加强产后服务、实现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采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黄山松(Pinus hwangshanensis)的渐渗,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结果均表明:马尾松和黄山松在垂直分布重叠区内存在基因渐渗现象;在高海拔的地区渐渗群体趋向黄山松,在低海拔地区渐渗群体趋向马尾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