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油茶芽苗接是以油茶芽苗为砧木用优树作接穗嫁接的一项新技术,其特点是繁殖苗木速度快、工效高、成活好、生长正常。造林后两年开花结果,三年就有收益。如我所1983年2月营造的10亩珠山红花良种油茶芽苗砧苗幼林,1986年(3年生)10月实收鲜果615公斤,  相似文献   
2.
目前,普通油茶良种的繁殖途径是:一是选定优株,通过子代鉴定,建立种子园,用实生苗造林。二是选优后经过当代鉴定,建立采穗圃,用无性系造林。实践证明,有性繁殖其子代分化变异较大。母树优良而子代植株大部分不能保持与母树相同的优良性状。用无性细胞(如叶芽、根)进行繁殖的后代植株,其优良性状基本能保存下来。为了探讨无性繁殖遗传和变异的关系,我们于一九八三年十月,对地方农家品种零陵红桃1号优树,以及用其枝条嫁接植株的果实性状作了调查,种子的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山茶花为观赏价值很高的木本花卉,花大、色艳、品种多。值春节前后开放,枝叶繁茂葱郁,国内外颇享盛名。山茶花产于亚洲,分布日本、朝鲜、柬埔寨、泰国、菲律宾等15个国家。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国楣教授介绍,全世界经  相似文献   
4.
从珠山红花油茶中选育优良无性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珠山红花油茶是一个优良的农家品种,对其无性系幼龄树进行早期性状鉴定,选育优良的高产无性系,对于迅速提高油茶种质,改良品种,发展油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1975年,全国油茶嫁接会上提出了千株成活率达到60%以上为突破油茶嫁接技术关的标准。我所1976年开始,先后采用嵌合枝接、切接、盾形芽接、皮下枝接、下形撕皮接等方法,成活率由30%提高到80%以上,其中以下形撕皮接成活率达  相似文献   
6.
油茶远缘杂交育种试验   总被引:13,自引:12,他引:13  
本文对普通油茶、江西小果油茶、越南油茶3个物种种间杂交试验中的杂交可孕性、杂种子一代生长发育、主要形态特征、可育性、花期和累熟期、果实性状与亲本性状的遗传等作了叙述和分析。选出了6个有突出优良性状的杂种单株,并对它们在今后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茶花劈接、是以普通油茶种子催芽后长出的胚芽作砧木,用山茶花母株当年萌发的春梢作接穗进行嫁接的一项新技术。我所自1980年开始,用劈接法嫁接茶花一万多株,成活率达90%以上。经苗圃培育一年半之后,幼树高达25—30厘米,地径粗0.4—0.5厘米。根系发达,侧枝旺盛,且开花较早。实践证明:劈接法具有省工、省穗、成  相似文献   
8.
板栗子苗嫩枝嫁接,是一项新的技术。我们从1986年开始着手进行了板栗子苗嫁接试验,选用大粒板栗种子,在室内催芽作砧,翌年春梢枝作接穗,4月中、下旬进行嫁接,成活率仅5%;1987年在室外圃地播种,幼苗作砧木,当年春梢枝作接穗,5、6月嫁接,成活率达67.5%;1988年室内催芽和室外播种育苗作砧,用当年的春梢嫩枝作接穗,5—6月嫁接,成活率达81%,最高达89%。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油茶是异花授粉的植物,子代变异性大,优劣差异明显,是造成单位面积产量低且不稳的原因之一。目前许多人认为油茶应走无性繁殖的道路,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作为油茶物种实生子代性状变异和遗传的程度如何,尚无充足的材料具体说明。搞清这个问题对油茶的良种选育、优良无性系的引种、推广,是很有意义的。为此,我们从1975年开始对油茶优株实生子代的遗传变异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其结果整理如下。一、材料和方法试材选自湖南省永兴县马田公社枣子大队14生产队的一个农家品种类型——永兴中苞红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柑桔育苗向集约化,工厂化,和无性系化的方向发展,以提高育苗工效,降低育苗成本,我们自1985—1988年从总结我所柑桔嫁接扦插入手,在一般自然条件下,将6年生实生枳壳进行促萌,用萌条作砧木,先嫁接柑桔,再扦插至苗床,一次成苗,取得圆满的结果,于1988年12月抽样实测1987年5月25日嫁接扦插的苗木,平均亩高64.7cm,成活率主根平均粗0.86cm,侧根大于0.4cm的每株有2—3条。1988年嫁接扦插了2.3万株,平均达92.7%。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