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黄芩苷是我国传统中药黄芩的主要黄酮类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随着植物次生代谢工程的发展,黄芩苷生物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文章介绍了黄芩苷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以及利用基因工程和生化技术进行代谢调控和遗传改良方面的最新进展,以期为黄芩苷优质药源的种质创新和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已有的关于乡村聚落研究的文献,探索其聚落形成过程,试图找到可以进行学习的规律,对乡村规划提供参考。并探索契合我国乡村的生态宜居评价方法,在方法的构建中,通过对不同乡村生态宜居的评价标准分析,来提炼出乡村生态宜居的共性特征与标准。  相似文献   
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褐飞虱基因改良桂农占的BPH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连续回交的方法将来源于栽培稻的抗褐飞虱基因Bph3、来源于野生稻的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分别转入到华南高产水稻品种桂农占中,在BC3F3获得了含单个抗性基因的稳定株系和含Bph14和Bph15的稳定株系,其遗传背景与桂农占相似达95%以上。这些株系苗期对褐飞虱的抗性评价表明,在含单个抗性基因的株系中,含Bph3的株系抗性水平最高,含Bph14的最低,而含Bph14和Bph15的株系抗性水平高于含单个基因的株系。对农艺性状的调查发现,含抗性基因的株系与桂农占在抽穗期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单株产量方面,含抗褐飞虱基因的株系与桂农占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培育抗褐飞虱基因高产水稻品种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4.
杀菌剂在莲瓣兰原生地萌发胚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播种萌发突破种皮后的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杀菌剂对胚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培福朗、苯菌灵和代森锰锌能有效控制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萌发突破种皮后的胚培养过程中的真菌污染,胚污染率可以控制在10.0%以内,培养基中添加培福朗时胚成活率显著高于添加苯菌灵和代森锰锌,胚成活率高达92.4%;培养基中培福朗浓度在0.5~1.0mg/L范围内时胚污染率能够控制在9.0%以内,胚成活率超过92.3%,不仅能有效控制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萌发突破种皮后的胚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还能促进胚生长发育转绿成根状茎。  相似文献   
5.
利用AFLP分子标记对云南紫稻细胞质无花粉水稻三系及杂种F1进行了指纹图谱的构建与比较分析。从14对引物中筛选出8对具有明显多态性的引物。天香018(天香A×珞恢018)材料组(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及杂种F1)共扩增出179条带,其中有52条多态性谱带,占总带数的29.05%,平均每对引物可以扩增出6.50条多态性谱带;天香806(天香A×珞恢806)材料组(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及杂种F1)共扩增出177条带,其中有50条差异带,占总带数的28.25%,平均每对引物可以扩增出6.25条多态性谱带。特别明显的是在引物对E ATG/M CAC的扩增中,在AFLP指纹图谱中出现两条特征带(a带和b带),为保持系所特有,能够明显区别于不育系、恢复系和F1。在另外一些引物对中也观察到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的差异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2种晋产远志根显微结构的比较,说明山西不同地区种植的远志种质资源及药材性状具有显微结构上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