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磷酸肌醇(PI)是多种细胞功能的重要调节剂,含有SAC (Suppressor of actin)结构域的磷酸肌醇磷酸酶参与PI合成,称为SAC磷酸酶,目前SAC磷酸酶在木本植物中研究较少,为了探究SAC磷酸酶对黄梁木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得到10个黄梁木SAC基因,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系统进化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NcSACs蛋白序列长度为508~1 734 aa,NcSACs蛋白有4个显酸性和6个显碱性,且均为亲水性蛋白,其中包含4个稳定蛋白,NcSACs蛋白具有多个潜在磷酸化位点,可通过磷酸化位点调节NcSACs酶活性。10个NcSACs蛋白都具有保守的SAC结构域,且NcSACs蛋白可根据C端序列的差异性被分为Ⅰ、Ⅱ、Ⅲ3个亚型。系统进化分析也显示NcSACs分为Ⅰ、Ⅱ、Ⅲ3种亚型,且NcSAC8和NcSAC9与At SAC6和AtSAC7亲缘关系较近,推测具有相近的功能,在植物根系伸长以及盐胁迫抗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对NcSACs进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NcSACs家族基因的表达有组织特异性,其中NcSAC4在果实、...  相似文献   
2.
木本植物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因其生长周期长、器官分化程度较高的特点,使得林木传统育种发展缓慢。进行植物的遗传转化已成为推动林木基因工程发展的重要工具,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对于植物功能基因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建立一个稳定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植物的高效再生。本研究整理了木本植物组织再生和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体系构建的相关研究,总结了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对策。此外,还对林木基因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林木遗传改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