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
胡沐 《现代农业科技》2006,(19):179-180,18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障碍是农村的知识贫困,它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农民收入的提高.为了消除知识贫困,就必须要求社会各界展开对农村的智力支持.只有提高农村的知识存量,才是新农村建设的长久保证.  相似文献   
2.
胡沐 《农技服务》2010,27(11):1509-1511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地规模经营是农村改革的第2次飞跃。立足实地,归纳了芜湖市近年来加速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地规模经营上所采取的各项政策,分析了当前农地流转现状以及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障碍是农村的知识贫困,它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农民收入的提高。为了消除知识贫困,就必须要求社会各界展开对农村的智力支持。只有提高农村的知识存量,才是新农村建设的长久保证。  相似文献   
4.
胡沐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4):1-3,23
中国的“第四农”——农民工的出现带来的是城市和农村的双赢。但目前农民工作出的巨大贡献与所处的不利境地形成了强烈反差。这有悖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不利于构建城乡和谐。本文旨在分析农民工对于构建城乡和谐的意义及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这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关系模型,当这个模型的前提和假设均成立时,模型运行的结果就是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反之而不加修正两者就会产生抵触,扩大城乡差异。本文尝试对这种动态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指出该模型理想化运行的前提和假设与实际的差异,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动态的视角,从理论上构建了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两者的关系模型,指出当模型的前提和假设均成立时,运行的结果就是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反之且不加修正就会产生抵触,扩大城乡差异。当前中国国情与模型理想化运行的前提和假设尚存在差距,表现在政府、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上。建议强化以促进效率与公平为目标的政府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并切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以促进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