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0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
2.
通过对“Ch型”谷子显性核不育的遗传研究,证实“Ch型”的不育性与“澳大利亚谷”的细胞质无关,其育性是受两对显性连锁基因Ms-和Rf-上位互作控制的。其中Ms是显性不育基因,Rf是显性上位基因,当二者共同存在时,显性上位基因能抑制显性不育基因的表达,从而使不育表现可育。这种由杂交而来,并能找到“恢复系”的显性核不  相似文献   
3.
谷子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ch的AFLP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雄性不育是实现谷子杂种优势利用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为了寻找与不育基因Msch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提高不育系的选育效率,本研究构建了Msch不育/可育近等基因系(NILs),通过对400对AFLP引物组合进行筛选,找到了与不育基因紧密连锁的两个AFLP标记(P17/M37224和P35/M52208),与不育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是2.1 cM和1.4 cM,而且位于不育基因的同一侧,标记间相距0.7 cM.这两个AFLP标记可有效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相似文献   
4.
利用雄性不育是实现谷子杂种优势利用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为了寻找与不育基因Msch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提高不育系的选育效率,本研究构建了Msch不育/可育近等基因系(NILs),通过对400对AFLP引物组合进行筛选,找到了与不育基因紧密连锁的两个AFLP标记(P17/M37224和P35/M52208),与不育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是2.1 cM和1.4 cM,而且位于不育基因的同一侧,标记间相距0.7 cM。这两个AFLP标记可有效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相似文献   
5.
6.
从“澳大利亚谷×吐鲁番谷”的杂交后代中得到的“78182”不育材料,其杂合不育株自交(在海南),子一代的育性呈3(不育):1(可育)分离;与隐性纯合体杂交和回交,后代的育性呈1∶1分离;从杂合不育株后代中分离出来的可育株育性不再分离,全部可育.1984年确认,“78182”是一份显性核不育材料,从而育次发现谷子显性核不育基因“M_s~(ch)”.携带“M_s~(ch)”基因的不育材料??称之为“赤型”不育材料,简称“Ch型”.  相似文献   
7.
一、不育系的选育与配套方案1978年赤峰市农科所胡洪凯等在澳大利亚谷×吐鲁番谷的杂交后代中得到一份不育材料78182,1979年又在同一组合的后代可育株中得到78181-5系,对其不育性具有全恢能力。经过多年研究确认:其育性是受核内两对显性连锁基因Ms和Rf互  相似文献   
8.
谷子(Setaria italica)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8年我们在“澳大利亚谷×吐鲁番谷”的杂交后代中,得到1份雄性不育材料,经7个遗传世代的研究发现,其不育株测交和回交,后代育性始终按1∶1分离,自交后代育性分离为3(不育)∶1(可育);其可育株育性不分离。它的不育性是受核内的显性雄性不育基因控制的。这是在谷子中的首次发现。它在理论研究、杂种优势利用和谷子育种中都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