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河南省食用菌产量、规模、品种结构变化,调研其2012年、2015年规模化种植大宗食用菌品种经济效益,分别从原料、人工、水电费等成本构成、生产方式、销售方式、收益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增长速度放缓,品种结构趋于合理;产业发展过程中随着人工等生产成本的增加,规模化大宗食用菌种植品种的整体经济效益下降。同时就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平菇生长发育过程中子实体形成的代谢物基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级杆质谱(UPLC-ESI-MS/MS)技术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发菌完成期(MM)、原基期(MP)及子实体分化期(MF)的平菇菌丝体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PCA)模型分析结果显示3个时期平菇菌丝体中的代谢产物具有明显差异。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以VIP(vari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1和差异倍数值(fold change)≥2或≤0.5为条件对MM vs MP、MM vs MF和MP vs MF中的差异代谢物进行比较分析,分别获得139个、147个和67个差异代谢物,变化倍数最大的物质包括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脂质、生物碱、有机酸等,说明这些差异代谢物对平菇子实体发育具有重要影响。KEGG分析表明,苯丙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嘌呤代谢等20条代谢通路表现活跃。在子实体发育过程中,脂质、有机酸、核苷酸及其衍生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之间明显相关。以上研究结果为平菇子实体发育机制和标准化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粒径对平菇栽培用玉米芯发酵料代谢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玉米芯粒径对平菇栽培用发酵料中代谢物的影响,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添加不同粒径玉米芯的发酵料中微生物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结果表明,添加小粒径玉米芯(D50=0.5 cm)和大粒径玉米芯(D50=1.5 cm)的发酵料中微生物代谢物差异显著。在正离子(POS)和负离子(NEG)模式下分别筛选得到464种和201种差异代谢物,包括芳香族化合物、氨基酸、糖及醇类、脂质、生物碱等。差异代谢物分别富集到90条(POS模式)和94条(NEG模式)代谢通路,差异显著的有2条,分别为源自鸟氨酸、赖氨酸、烟酸生物合成生物碱和组氨酸代谢。说明不同粒径玉米芯发酵料中微生物代谢物具有显著差异,为发酵料栽培平菇原料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平菇培养料玉米芯发酵技术要点及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南省是食用菌种植大省,食用菌产量、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孔维丽等,2014),2016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突破510.2万吨。平菇作为河南省第二大菇类,年产量在70万吨左右,占全省食用菌总产量的1/3还多(康源春等,2013),种植区域分布全省各地,其中新乡市辉县是全国最大的平菇生产基地。河南地区平菇栽培以玉米芯为主要原料,主要方式为发酵料栽培。玉米芯发酵料栽培平菇每500  相似文献   
5.
以新鲜香菇子实体为试材,分别采用热风干燥(hot air-drying, HAD)、真空冷冻干燥(vacume freeze-drying, VFD)和热泵除湿辅助干燥(heat pump dehumidifier-drying, HPD)的方法对其进行干燥处理,研究这3种干燥方法对香菇理化性质、质构、复水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以期获得一种合适的香菇干燥方式。结果表明:热泵干燥样品的皱缩率(36.30%)和粉碎度(56.21%)以及蛋白质(249.87 g·kg-1)和多糖(82.57 g·kg-1)含量的保留率均接近真空冷冻干燥样品,但显著高于热风干燥样品(P<0.05)。复水HPDS质地居于复水HADS和VFDS中间,且复水HPDS和新鲜香菇样品的微观结构基本没有差异。HAD、VFD和HPD所需能耗分别为6.67、2.65 kWh·kg-1和0.85 kWh·kg-1,HPD所需能耗最低。综上,HPD适合大规模香菇干燥,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香菇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6.
研究冷刺激温度、时间对白灵菇菌株‘白灵18’子实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刺激可使白灵菇子实体较快形成,冷刺激温度控制在-1~2℃,时间控制在2~3天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但是新鲜食用菌质地脆嫩,呼吸作用旺盛,采收后容易发生腐败、褐变、萎蔫等现象,严重影响其食用性和商品价值,因此食用菌采后劣变调控技术的研究广受人们关注。本文简要阐述了食用菌采后发生劣变的机理,并对目前食用菌品质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学科还未列入国家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仅有GB/T 12728-2006《食用菌术语》标准,还没有审定出版系统的突出学科特点的《食用菌学名词》。因此,在食用菌出版物中常沿用植物学、微生物学和真菌学等学科已经公布了的科学术语。在引用时由于对其内涵理解不透,不能正确使用,常常出现一些概念混淆的现象。如在一些食用菌出版物中,论及营养生理时,常使用"生长因子"、"植物激素"、"生长素"、"生长调节剂"、"生长激素"等以及与其相关的一些术语,但其论述的概念有时往往与原词所指称的不符。列举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种影响较大的食用菌出版物上经常出现的一些术语概念混淆不清的情况,以引起同行重视,共襄建立食用菌学科及其术语规范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玉妃桃在单县黄河故道地区表现抗逆性较强,果实品质极优。介绍了园地情况、主要性状表现和建园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0.
以黑平8号平菇菌株为材料,采用工厂化瓶栽生产方法,设置不同出菇温度,通过测定原基形成时间、密集度、色泽,子实体颜色、朵形和菌盖光亮度,采收时间、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等指标,比较不同出菇温度对平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出菇温度越低,原基形成时间越长、颜色越深,子实体朵形越紧凑。随着出菇温度的升高,菌盖光亮度变差,子实体采收时间变短,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下降;最终确定以16℃为黑平8号在工厂化瓶栽条件下的适宜出菇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