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新型BV有机液体肥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宏亚  张晓强  臧淑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54-3754,3756
以竹醋液为原料生产的新型BV有机液肥,可对农林作物生长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通过在小麦品种扬麦16孕穗期和灌浆期喷施不同浓度BV液肥的比较试验表明,适时喷施有利于增加小麦的千粒重;不同时间(孕穗期和灌浆期)喷施对产量的影响有极显著差异;与喷清水相比,喷施不同浓度BV液肥的扬麦16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里下河小麦小区播种机的各部分功能以及实现方式,并与现有科研单位使用较为普遍的温特斯泰格、红兴隆小区播种机进行对比,为广大科研单位在小区播种机的选择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普通小麦株高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麦扬麦9号和CI12633构建了184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双亲间多态的212个SSR标记绘制分子连锁图谱,图谱总长1 567.2 CM,标记间平均距离8.2 CM。在3年9次条件下对株高性状进行鉴定,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监测到6个株高QTL,它们分别位于1D、2A、2B、3A和5A染色体上,其中位于2B染色体上的QTL来自品种CI12633,其余5个QTL均来自矮杆亲本扬麦9号,单个QTL能够解释4.13%~17.44%的表型变异,每个环境条件下检测到的所有QTL能解释29.46%~46.46%的表型变异,5A染色体上的QTL在9次试验环境下均能被检测出来,同时其效应也是最大的QTL,说明这个QTL能够在育种中被利用。  相似文献   
4.
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黄花叶病毒病是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主要病害,因此培育多抗品种是小麦绿色生产的基础.扬麦18是多抗高产小麦品种,具有抗赤霉病基因Fhb1、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抗黄花叶病毒病数量性状位点(QTL)QYm.njau-5A,其不足是株高较高、抗倒性差.扬麦22是抗白粉病的高产品种,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V,但中感赤霉病,高感黄花叶病毒病.为了培育矮秆抗倒、兼抗3种病害的小麦新品系,以扬麦18/扬麦22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研究Fhb1、QYm.njau-5A在群体中的分布及其对株高、粒质量的遗传效应,并对多基因聚合效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RIL群体中,Fhb1、QYm.njau-5A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9.0%、50.5%,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说明二者可在亲子代自由传递;Fhb1阳性RIL组群的平均病小穗数显著低于Fhb1阴性RIL组群,Pm21、PmV阳性RIL家系均表现为高抗白粉病;单个QYm.njau-5A能够满足抗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育种需求;Fhb1对株高、粒质量没有显著影响;QYm.njau-5A对株高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粒质量没有显著影响;育成兼抗3种病害的矮秆高产新品系(组合)扬17J103、扬杂麦1号进入区域试验.研究结果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培育矮秆多抗小麦新品种提供了优异的育种材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小麦纹枯病(主要病原为禾谷丝核菌)和赤霉病(主要病原为禾谷镰刀菌)已成为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TaPIEP1是从小麦中分离到的1个病原诱导的基因,其编码蛋白是可与GCC-box顺式元件结合、转录激活型的ERF转录因子。本研究以8个转TaPIEP1基因小麦株系的T4和T5代植株为试材,进行了外源转TaPIEP1基因的PCR检测、Southern杂交、RT-PCR与Q-RT-PCR的分析以及纹枯病菌、赤霉病菌接种与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外源TaPIEP1基因在转基因小麦中能够稳定遗传,以单拷贝或双拷贝整合到7个转基因小麦株系基因组的不同位点;外源TaPIEP1基因在转基因小麦中能超量表达;与受体扬麦12相比,TaPIEP1表达水平高的8个转基因小麦株系对纹枯病抗性显著提高,4个株系中一些材料对赤霉病抗性显著提高,3个株系中一些材料兼抗纹枯病和赤霉病,说明TaPIEP1正向参与了小麦对纹枯病和赤霉病抗性反应,利用该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可创制抗纹枯病、赤霉病的小麦新种质。  相似文献   
6.
7.
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扬麦19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携带Pm4α抗白粉病基因的Yuma/Chancellor^8为抗源,采用“滚动回交”、抗白粉病诱发鉴定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育成抗白粉病、高产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9。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主要品质指标达优质弱筋小麦标准;综合抗性强。中抗赤霉病,接种诱发鉴定高抗白粉病;利用Pm4α基因STS标记4G+4I检测表明,其携有Pm4α基因;2008年通过审定,其适宜于长江下游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滨博高速公路周村段在建工程的安全生产,近日周村区农机监理站重点清理整顿了该区的“金三角”,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机百日安全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 该区南郊镇东邻张店区,南接淄川区,西连邹平县,被称为“金三角”,正在修建的滨博高速公路周村段恰巧经过此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