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种质的引进及利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种质创新是玉米育种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拓宽改良本地玉米种质是长期以来的有效策略。美国玉米种质历来是我们研究利用的重点,其过程久远,各个阶段引进种质形式不同,利用方式不同,但均对当时我国玉米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简要评述了每个阶段引进美国种质的遗传特性、杂优模式及利用方式,并对当前存在问题和利用前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 玉米、高粱都是高秆、须根作物,二者间作并不符合作物间作套种原理,其共生期长,争夺水分养分,又相互郁蔽不利于通风透光。但是,随着地膜覆盖新技术的采用和物质能量投入的增加,使得在传统技术体系下不适宜的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变为现实。一、高粱间作玉米的依据高粱间作玉米能否进行,解决争夺养分的问题是关键。隰县处于晋西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年平均降雨量500—570毫米。深厚的黄土层具有良好的蓄水保水性能。0—20厘米耕层土壤有机质只有0.6%左右,农田化肥投入量每亩20—35公斤,必须通过增  相似文献   
3.
以4个不同种皮(黑、黄)大豆品种为供试材料,用智能催芽机催芽、益生菌芽苗菜专用培养剂浸种、喷淋。结果表明,小黑豆生产的芽苗菜产量高、耐吃、入味、异香、品相好,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和产品优势;小黑豆生产芽苗菜最佳播种量为2.51~3.14 kg/m~2;用小黑豆生产芽苗菜比黄豆生产成本减少1.25元/kg,纯利润增加10~12元/kg,经济效益显著;智能催芽机催芽比传统催芽法催芽,可大幅提高发芽率、整齐度和效率;用益生菌芽苗菜专用培养剂生产芽苗菜比用自然饮用水浸种喷淋生产芽苗菜有更好地抑制有害菌及提供养分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隔坡水平沟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利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1~2003年对隔坡水平沟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利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年际间,不论雨水丰欠,隔坡水平沟0~200cm土层储水量均有所增加,3年平均,水平沟玉米田增加92.0mm,马铃薯田增加132.1mm;雨季降雨量多的年份,水平沟土壤储水量增加幅度相对较大,丰水年比平水年和欠水年平均值多增加50.1mm;与坡耕地相比,水平沟玉米田比坡耕地玉米田0~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提高1.53%,土壤储水量增加50.4mm。年份内,全年降雨分布的不均匀,引起隔坡水平沟作物土壤水分反常变化,欠水年的严重春旱,使水平沟0~200cm土层储水量到播种时比坡耕地还少18.6mm;平水年和丰水年的严重伏旱,使雨季隔坡水平沟0~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低于欠水年,水平沟玉米田低3.42%~4.50%,马铃薯田低2.99%~3.25%。作物收获后,进行隔坡水平沟玉米整桔秆覆盖,既能减轻冬前土壤水分散失,又能缓解春旱,土壤冻结和播种时测定,水平沟覆盖田比不覆盖田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提高2.11%和1.19%。3年试验,与坡耕地相比,隔坡水平沟玉米比坡耕地玉米增产100.2%,降水利用提高9.3kg/mm·hm2。  相似文献   
5.
晋西南山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适应晋西南山区马铃薯产业发展中不同区域、不同种植模式对种薯的不同要求,2010年对引进的12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从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丰产性、抗病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了中熟品种中薯9号,早熟品种费乌瑞它、中薯5号3个优良品种在该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了高效开发利用小黑豆资源,提高小黑豆产量,在山西隰县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行株距(密度)对小黑豆产量及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40 cm的平均产量优于行距60 cm的平均产量;不同行株距配置(密度)中,R40P30(8.34万株/hm2)处理的籽粒产量、单株籽粒产量、单株荚数和结荚高度4个性状均优于其他处理,R60P15(11.12万株/hm2)处理的百粒重性状优于其他处理,株高性状以R60P25(6.67万株/hm2)处理最高不,同行株距配置(密度)对有效分枝性状不存在影响;不同行株距配置(密度)处理对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影响序列为产量>结荚高度>单株籽粒产量>百粒重>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株高。该项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小黑豆产量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晋南平川区早熟脱毒马铃薯产业化种植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晋南平川区种植马铃薯是一新生事物,该区域的农民传统种植观念认为"平川区种马铃薯只长蔓不结蛋"。但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晋南平川区种植马铃薯产量高,效益佳,品质好。 隰县农业试验站是国家科研事业单位,隶属山  相似文献   
8.
对新型玉米整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及增产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未还田地相比,还田地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提高1.83个百分点,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提高0.34%,全氮提高0.03%,速效磷提高2.64 mg/kg,速效钾提高14.2 mg/kg,碱解氮提高33.3 mg/kg,土壤容重降低0.05 g/cm3,土壤空隙度增加4.1/%。由于玉米整秸秆直接还田增强了土壤的保水培肥能力,改善了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使作物产量明显提高,还田地比未还田地玉米产量增产23.6%,降水利用率提高3.0 kg/(mm.hm2)。  相似文献   
9.
针对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的生态条件和小麦种植状况,介绍了旱地小麦垄盖沟播地膜覆盖技术以及相应的田间管理等技术,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晋西南山区川水地马铃薯不同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晋西南山区川水地覆膜种植的马铃薯主栽品种费乌瑞它进行不同栽培密度试验。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表明:每公顷密度在53 892~89 820株范围内,其单株商品薯数、单株薯重、单株商品薯重、小区产量、小区商品薯产量存在显著与极显著差异;单株结薯数无显著差异;小区产量以每公顷76 989株最高,小区商品薯产量以每公顷67 365株最高,而在生产实际中,追求更多的是商品薯产量,所以,该区域的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覆膜种植以每公顷67 365株的密度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