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为野杏的引种驯化及繁育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引种到辽西地区的野杏12个无性系和12个家系为研究对象,以引种地西伯利亚杏无性系和家系作为对照,测定了不同种源的引种野杏无性系及家系枝条的含水量,研究了低温胁迫(0、-20、-25、-30、-35、-40℃)下其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电导率的变化,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寒性进行评价,并基于隶属函数值对各无性系及家系进行聚类。【结果】野杏无性系和家系的枝条电导率曲线均符合典型的“S”形曲线,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均表现为先增后减,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降低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温度降低表现为先增后减,半致死温度为-42.33~-29.93℃。12个野杏无性系的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14~0.90,12个家系的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24~0.74。各无性系按其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J170、J19、J171、J148、J162、J144、J210、J105、J118、J101、J211、J270、J121,各家系按其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1...  相似文献   
2.
通过收集、整理近年来我国蔬菜生产过程中所用农药成本的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蔬菜生产农药成本总体情况。基于国内不同省份露地种植的黄瓜、番茄、茄子、菜椒、豆角等10种蔬菜的农药成本,比较不同蔬菜种类生产所需农药成本差异,以及不同省份蔬菜生产所需农药成本差异。  相似文献   
3.
呼伦贝尔地区不同多年生牧草根系形态性状及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个豆科苜蓿属(Medicago)品种和2个禾本科牧草(羊草(Leymus chinensi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为材料,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根系类型多年生牧草的根系形态性状及分布。结果表明:羊草、无芒雀麦地下生物量及体积均高于苜蓿,在水平空间上羊草、无芒雀麦比苜蓿分布更为广泛,垂直空间上苜蓿、羊草、无芒雀麦均集中分布在0~20cm土层;无芒雀麦地下生物量、体积均高于羊草,且根系在垂直空间分布上更集中在土壤表层;‘呼伦贝尔’黄花苜蓿(M.falcate L.‘Hulunbeier’)根系更侧重于侧根的生长、发育,垂直空间上分布也更接近土壤表层,形态及分布与其他苜蓿品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苗阳  卢欣石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403-407
苜蓿是世界上几个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利用史。本文在研究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古代苜蓿的栽培利用情况归纳出以下结论:第一,苜蓿在汉代由张骞引入我国,作为观赏植物和养马饲草在长安宫庭中栽植,随后种植范围逐步扩大。第二,我国古代已有一套完整的苜蓿栽培方法,并总结出苜蓿与粮食作物混作、林草间作、改良盐碱土壤等种植经验。第三,我国古代对苜蓿的利用方法主要有以下三各方面:一、苜蓿被广为应用于饲喂牲畜,古代已有将苜蓿研磨成粉以备无青草季节共牲畜食用的技术。二、苜蓿作为古代一种重要的救荒植物,其叶、种子均为人所食用,且制作方法丰富。三、苜蓿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其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均可入药,对多种疾病有疗效。上述结论可为现代苜蓿产业发展拓宽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野杏花粉离体培养条件筛选及花粉生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杏优良家系和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花粉离体培养的方法,对野杏花粉离体培养条件及其生活力进行研究,以期为野杏杂交育种中父本植株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培养基组分中蔗糖浓度、培养时间是影响花粉生活力的主要因素。最适宜野杏花粉离体培养的培养基组分浓度为10%蔗糖,0.005%硼酸,培养6.0h。根据野杏花粉管生长速率,可将其划分为4个生长阶段,其中0.3~1.0h为花粉萌发阶段,1.0~2.5h为快速生长阶段,2.5~6.0h为缓慢生长阶段,6.0h为生长停滞阶段。野杏各家系及无性系均为正常可育,其中家系209号花粉生活力最强,其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分别为81.33%和1 136.14μm;无性系J118号萌发率最高,花粉管长度最长,分别为63.35%和1 043.78μm。野杏家系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间无相关性,而无性系呈显著正相关。野杏家系花粉萌发率极显著优于无性系,且有3个家系的花粉生活力均极显著优于西伯利亚杏家系。  相似文献   
6.
苗阳  卢欣石 《草业科学》2008,25(4):124-129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历史时期中国草原的开垦情况进行介绍,并将历史上垦殖草原的原因归纳为3点:1)为战争提供粮草或守卫边疆而进行的移民戍边,以秦代、汉代、明代为典型;2)为解决人口增长造成的粮食短缺而进行的垦殖,以唐代、清代为典型;3)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对草原进行开垦,以民国时期为典型。特别对秦、汉、唐、明、清、民国几个时期的草原垦殖情况进行论述,指出开垦对草原破坏严重,历史上这几次大规模的草原开垦,对草和生态造成的不良影响时至今日仍无法恢复。最后结合当代中国的草原现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应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合理开发和利用草原,科学地管理草原,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