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1篇
农学   2篇
  15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邢朝斌  沈海龙  刘岩  罗玲  范少辉 《种子》2006,25(7):44-45,49
以刺五加的成熟种子为材料,通过离体培养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利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在DNA水平上分析无菌苗和愈伤组织的遗传变异。10个10碱基引物中筛选出4个引物,对它们的PCR扩增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刺五加愈伤组织与无菌苗相比出现了DNA水平的变异。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大型丛生竹种车筒竹Bambusa sinospinosa作为板材原料的适宜性,以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为参比竹种,研究了车筒竹地上生物量分配格局及秆形特征。结果表明:车筒竹地上各器官中,竹秆的生物量比例最大,占72.7%,其次为竹枝(15.9)和竹叶(11.4%);秆形特征主要分析了胸径、秆高、秆质量、尖削度和竹壁厚等参数,其中,车筒竹全高(y/m)对胸径(x/cm)拟合的直线方程为y = 1.345 6x + 1.706 8(R2 = 0.954 6,P = 0.000 0)。与毛竹相比,在胸径小于8 cm时,车筒竹全高比毛竹略小,而随着胸径的增大,全高逐渐大于毛竹;车筒竹秆鲜质量(y/kg)对胸径(x/cm)拟合的幂函数曲线为y = 0.138 2x2.481 2R2 = 0.975 5,P = 0.002 2),大于相同胸径下的毛竹秆质量;从秆径和壁厚在竹秆纵向部位的变化看,车筒竹尖削度小于毛竹,而壁厚变化则相对较快。综合分析来看,车筒竹作为竹板材原料竹种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图5表3参21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北杨树上的木腐菌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中国东北地区木腐菌研究结果的一部分,简要论述了中国东北地区杨树上的木材腐朽菌,共报道了生长在杨树或杨树木材及腐木上的担子菌121种。其中多数生长在杨树倒木或朽木上,大多数造成白色腐朽,少数导致褐色腐朽。硬粗毛孔菌Funaliatrogii(Berk.)Bondartsev&Singer和浅黄褐栓菌Trametesochracea(Pers.)Gilb.&Ryvarden等为人工林及行道树上常见种类;中国锐孔菌OxyporussinensisX.L.Zeng和瓦尼木层孔菌PhellinusvaniniiLjub.等种类只发生在杨树原始林或保存完好的天然林分,它们当中有的为稀有种或濒危种类。杨纤孔菌Inonotusrheades(Pers.)Bondartsev&Singer和大孔薄孔菌AntrodialeucaenaY.C.Dai&Niemel 等是杨树上特有种类;杨木层孔菌Phellinustremulae(Bondartsev)Bondartsev&Borisov和树舌灵芝Ganodermalipsiense(Batsch)G.F.Atk等为杨树上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立地管理方式对多代经营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 ,在 1代杉木采伐迹地上用 5种林地处理方式进行 2代杉木人工林营造 ,试验表明 :(1)BL3BM0 (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 )处理方式对 4年生 2代杉木林的生长最为有利 ,对降低土壤容重和提高土壤pH值的作用最大 ,是最佳的立地管理措施 ;(2 )BL1BM0 (清理树木的所有部分 )处理生长最慢 ;(3)BL0 BM0 (清除地上所有有机质 )处理的杉木在 1~ 2年生时生长为次好 ,但对土壤肥力的维持最为不利 ,3年生后杉木生长略为落后 ;(4)BL2 BM1(商业性收获加炼山 )处理的杉木生长比BL2 BM0 (商业性收获 )的略好 ,但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5 )采伐剩余物分解至质量残留 5 0 %的时间需要 2 0个月 ,估计分解至质量残留 5 %需要 90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立地管理措施对2代4年生杉木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福建省南平峡阳国有林场开展5种不同立地管理措施对1片29a生第1代杉木人工林采伐后营造的4a生第2代杉木人工林生产力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5种处理的第2代杉木林地位指数与第1代相比均略有下降。BL3BM0(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处理的4a生2代杉木林生长最好,地位指数仅比1代下降0.67;其次为BL0BM0(收获地上所有有机质)处理,地位指数比1代下降0.85;BL1BM0(清走树木的所有部分)处理杉木生长最差,地位指数下降1.67。炼山处理(BL2BM1)与保留相同数量采伐剩余物而不炼山的处理(BL2BM0)相比,杉木生长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遥感技术在森林树冠参数提取以及林木冠层与木材结构、性质间的关系研究现状,分析了树冠冠层和木材性质二者之间潜在的关系,探讨了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QuickBird)数据分析林木树冠冠层特征的方法,提出了遥感树冠因子与木材性质间的关系模型的构想,进而进行木材性质的预测和产品经济价值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青岛地区竹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及生长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竹种质资源大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分布的为数不多的竹种资源就显得弥足珍贵,因而加快中原地区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工作迫在眉睫。文章选择在中原地区(河南省博爱县)生长较好的16个竹种,将其引种至青岛市即墨区集中保存。结果表明:16个竹种在引种地总体生长效果较好,新生竹平均胸径和新竹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散生竹和铺地竹的抗寒性较丛生竹好;极寒气候对竹子地上部分秆叶的影响远大于对地下部分竹鞭的影响。此次引种取得的经验可为下一步更多竹种的异地保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积极发展竹产业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竹资源培育与加工、利用、研发水平及生产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竹产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潜力巨大的现代林业朝阳产业之一,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同时,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理念与中国国情和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成功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例证。竹产业具有鲜明的生态、经济、文化属性,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载体。它的健康发展,可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竹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持续挖掘竹资源利用空间和价值空间,合理规划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强行业引导和政策扶持,实现竹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张英  范少辉 《中国林业》2010,(2):F0002-F0002,I0001
1月11日,国际竹藤网络中心“热带森林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基地”开工典礼在海南三亚隆重举行。国家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育材,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竹藤网络中心主任江泽慧.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江泽林出席开工典礼并讲话。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福建省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林Ⅰ(挖笋+劈草)、Ⅱ(挖笋+劈草+专用肥)和Ⅲ(挖笋+劈草+专用肥+灌水)等不同管护类型毛竹林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和土壤理化特征.结果表明:3种林分生物量的排列顺序为Ⅱ>Ⅲ>Ⅰ,分别为287213.76、240574.55、128725.94 kg/hm2;3种林分地上部分年分配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