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分子有机酸对龙葵吸收镉(Cd)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贵州地区黄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种植龙葵,待龙葵生长60 d后,将不同浓度的低分子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及其复合处理(柠檬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以溶液形式加入土壤,以添加500 mL去离子水为对照(CK),1个月后收获植株样品并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不同处理对龙葵生长及吸收转运重金属Cd的影响.[结果]柠檬酸添加量为2.5 mmol/kg时龙葵单株生物量最高,较CK显著增加6.75%(P<0.05,下同),其他处理的生物量均低于CK.3种有机酸均能强化龙葵根、茎、叶和果实对Cd的吸收,表现为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各部位的Cd含量表现为叶>茎>根>果实,且均在苹果酸添加量为5.0 mmol/kg时达最大值,分别为CK的1.68、1.53、1.21和1.32倍.添加2.5 mmol/kg酒石酸和5.0 mmol/kg苹果酸时龙葵对Cd的累积量较高,二者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添加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均能提高龙葵对Cd的转移和富集能力,作用表现为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其中,添加5.0 mmol/kg苹果酸时龙葵对Cd的富集系数最大,为12.81.相对于单一有机酸处理,复合有机酸处理对龙葵富集Cd的能力无明显优势.[结论]添加适当浓度的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均能提高龙葵各部位对Cd的吸收及土壤Cd从地下向地上部转移的能力,促进龙葵对Cd的转移和富集;其中苹果酸添加量为5.0 mmol/kg时,龙葵对Cd的累积量相对较高且富集系数最大,对土壤中Cd的植物修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水稻对镉的吸收与转运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稻米重金属超标已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最主要威胁,其中以镉大米超标最为严重。基于此,主要从根部吸收、木质部转运、跨维管束运输及韧皮部迁移4个方面,综述了水稻对Cd的吸收与迁移转运规律,以期为研究生理阻隔、低累积品种筛选等降Cd技术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硒肥与钝化材料组配对土壤Cd钝化及稻米Cd消减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硒肥施用方式联合钝化材料对土壤镉钝化和稻米镉消减的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的方式,选用亚硒酸钠作为硒肥,钙镁磷肥和硅藻土作为钝化材料,设置基施硒肥+钙镁磷肥+硅藻土和叶面喷施硒肥+钙镁磷肥+硅藻土2种方式,研究其不同用量对镉污染酸性稻田土壤修复与安全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用量的增加,稻米产量增加,基施硒肥产量略高于叶面喷施硒肥,产量差为 2.115 g/pot,与对照(CK)相比,基施0.28%钙镁磷肥+0.12%硅藻土+0.004‰硒(T3)能够提高1.68倍的稻米产量;随着施用量的增加,pH升高,有效Cd降低,有机质与CEC变化不大;基施硒肥与叶面喷施硒肥处理对土壤pH、有机质与CEC差异不显著,但基施硒肥处理有效Cd含量略低于叶面喷施硒肥处理,T3对土壤Cd的钝化效果最佳;随着基施硒肥用量的增加,稻米Cd含量降低,随着叶面喷施硒肥用量的增加,稻米Cd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基施硒肥处理对稻米Cd的消减程度强于叶面喷施硒肥处理,相差 0.021 mg/kg,与对照(CK)相比,T3处理稻米Cd降低0.063 mg/kg。可见,硒对调控稻米镉累积具有重要作用,且基施硒肥强于叶面喷施。综上所述,基施0.28%钙镁磷肥+0.12%硅藻土+0.004‰硒对土壤Cd钝化与稻米Cd消减的效果最佳,值得在镉污染稻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施用不同复合钝化材料对贵州喀斯特地貌农田土壤砷(As)形态及蔬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能大幅降低蔬菜作物As含量的复合钝化材料,为As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不施钝化剂为对照(CK),设添加铁矿粉+钢渣(AB)、铁矿粉+煤渣(AC)、铁矿粉+钢渣+煤渣(ABC)、铁矿粉+钢渣+腐殖质(ABD)、铁矿粉+钢渣+煤渣+腐殖质(ABCD) 5个复合钝化剂处理,种植小白菜收获后,利用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测定As在土壤中形态变化差异和白菜中的含量,分析不同复合钝化剂的钝化效果。【结果】与CK相比较,添加AB、AC、ABC和ABCD 4种复合钝化材料能显著降低土壤As有效态含量(P<0.05,下同),而ABD的钝化效果不显著(P>0.05),处理ABC的钝化率最高,为60.91%。供试土壤中残渣态As (O-As)和铝型As (Al-As)的比例呈逐渐增加趋势,比例范围分别为32.52%~34.88%和16.44%~28.17%;而易溶态As(AE-As)、铁型As(Fe-As)和钙型As(CaAs)比例呈下降趋势,比例范围分别为0.66%~1.50%、19.63%~31.28%和16.64%~17.15%。施用复合钝化剂的白菜生物量均显著提高,株高和株幅也相应有所增长,均达显著水平(除AC处理的株幅外),其中处理ABC的生物量增长达91.46%;地上部和地下部As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06~0.588 mg/kg和0.622~1.592 mg/kg,有效抑制白菜地上部和地下部对As的累积,其中,处理AB、AC、ABC和ABD的地上部(可食部位) As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GB 2762—2017)(新鲜蔬菜As≤0.5 mg/kg);处理AB、AC和ABC均不同程度地抑制白菜向地上部迁移As的能力。【结论】施用复合钝化剂2.5%铁矿粉+1.0%钢渣+2.0%煤渣,既可有效降低土壤As有效态含量,又能最大限度减少As在白菜地上部(可食部位)中的累积,有效促进白菜生长。  相似文献   
5.
特种养殖过程中,应注重的就是一个“特”字。“特”是特殊性,是稀少。特种养殖在市场经济中有个“特”定位置——就是高利润、高回报、高效益。  相似文献   
6.
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罗汉果种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燕芬  范成五 《种子》2005,24(8):91-92
以茎尖或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5~1.0mg/L6-BA及0.2mg/L的IAA、0.6%的琼脂、3%的白糖,培养15 d可以诱导出芽苗;此芽苗转接到MS 0.5 mg/L6-BA 0.1 mg/LIAA 0.1 mg/LIBA 0.6%琼脂 3%白糖的培养基中增殖,每20d继代1次,增殖倍数达8.5;继代芽苗转入MS 0.1 mg/LNAA 0.6%琼脂 3%白糖的培养基中培养30d,可诱导生根及壮苗.移栽基质为蛭石:珍珠岩:熟土=2:1:1,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贵州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缓解贵州环境承载力及能源短缺的压力,促进贵州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贵州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秸秆的利用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贵州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红托竹荪是贵州特色农产品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好的保健功能.以织金县4个主产区(基地1~4分别为熊家场镇、黑土镇、桂果镇和马场镇)的红托竹荪为研究对象,采样调查测定红托竹荪中总糖、总游离氨基酸、粗蛋白等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结果表明:织金县主产区红托竹荪总糖、总游离氨基酸、粗蛋白含量范围分别为336.23~570.3...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解决底泥在直接利用时存在透气性差、Cd污染严重等问题。【方法】用其他物料作为透气性底泥及Cd调节材料,以纯底泥为对照,研究添加几种不同比例物料复合基质的理化性状及其对紫罗兰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1)随着底泥添加比例的增加,复合基质的p H、电导率及Cd含量逐渐递增,较纯底泥,复合基质更适宜植物的生长;(2)综合紫罗兰生长过程中的株高、养分含量,在底泥添加比例为10%、火山石20%、珍珠岩10%、蘑菇渣15%、泥炭10%、锯木屑5%及蚯蚓粪30%时其生长状态最好,其株高为24.8 cm,全氮含量为39.48 g/kg,全磷含量为4.16 g/kg,全钾含量为43.25 g/kg;(3)复合基质中紫罗兰对Cd的吸收量为0.65~1.25 mg/kg,低于纯底泥的1.34 mg/kg,但其含量均在植物正常含量范围内,说明底泥中Cd含量对植物Cd的吸收影响不大。【结论】在底泥添加比例为10%、火山石20%、珍珠岩10%、蘑菇渣15%、泥炭10%、锯木屑5%及蚯蚓粪30%时有利于紫罗兰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
辣椒沼液浸种育苗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沼液对辣椒进行了浸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经沼液浸种的辣椒产量均较清水浸种的产量高,增产率为5.17%~9.09%;以沼液浸种16 h的产量最高,鲜椒产量达2429.79 kg/667m2,增产率9.09%,增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在用沼液浸种过程中,中途晾晒对辣椒的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