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大田条件下,对供试中氮低磷高钾型复合肥(14\|8\|19)不同施用量及施肥次数对蔺草产量和品质以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全量加尿素全量,施肥次数由习惯施肥的11次,减少到7次时,与习惯施肥相比,蔺草产量显著降低,且品质也有所下降,氮肥偏生产力显著下降;施肥次数减少到9次时,与习惯施肥相比,蔺草产量略有上升,品质有所提高,尤其是长蔺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氮肥偏生产力略有上升。将复合肥用量降低至全量的80%和60%时,蔺草的产量显著下降,品质呈不同程度的下降,氮肥偏生产力上升或显著上升。因此,采用供试复合肥,施肥次数可比习惯施肥减少2次,节省用工成本,提高施肥效率,其适宜的用量为2 822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2.
水稻施用控释复合肥效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2011年大区定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控释复合肥具有明显的增产节肥效果,较常规施肥增产7%~25%,节肥10%~20%,667 m2节省施肥用工1~2工;控释复合肥能提升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比常规施肥分别提高5.0%,20%,3.3%,73.0%和24.3%;施用控释复合肥能明显改善稻田水质,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3.
缓控释肥对籼粳杂交稻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究缓控释复合肥在籼粳杂交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对比不同量的缓控释复合肥和常规施肥对水稻“甬优12”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施肥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RF)、100%缓控释复合肥(100% CRF)、80%缓控释复合肥(80% CRF)和60%缓控释复合肥(60% CRF)。[结果]整体而言,100% CRF对水稻产量、经济性状指标、稻米品质指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最好,例如,增加水稻的精整米率和碱消值,降低垩白粒率和粗蛋白含量;80% CRF对水稻指标的影响与RF相近;而60% CRF处理的水稻产量、株高、有效穗和经济效益均明显低于RF。[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施氮量仍然是限制水稻产量和影响水稻品质指标最重要的元素,因而今后在研制和推广缓控释复合肥时应着重考虑其氮素水平。  相似文献   
4.
白叶枯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解秸秆焚烧对稻田土壤中病原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的影响,从浙江省宁波市水稻白叶枯病暴发区分别采集土壤和稻茬样品,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稻茬内致病菌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土壤,秸秆焚烧后土壤中除了速效钾含量显著升高,其他理化特性变化不明显。秸秆焚烧前后致病菌群落多样性总体上差异不明显,但是秸秆焚烧导致稻茬内水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的相对丰度急剧降低。秸秆焚烧后土壤和稻茬内ARGs相对丰度提高,但与秸秆焚烧前差异不显著(P>0.05),而稻茬内移动基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 MG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此外,秸秆焚烧后致病菌和ARGs共存网络中正相关连接数占比有所下降。曼特尔(Mantel)分析表明:含水量(r=0.642,p<0.01)、p H值(r=0.582,p<0.05)、总有机碳含量(r=0.325,p<0.05)、总氮含量(r=0.570,p<0.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