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栽培条件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年的小区试验和高产示范,对小麦的千粒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期或适期早播、增施磷肥、地膜覆盖栽培,都能显著提高千粒重;氮肥、土壤水分有提高和降低千粒重的两重性,在籽粒形成和灌浆期,只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和氮素养分,使麦株体内有机和无机营养协调,就能提高千粒重;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只要麦田土壤水分充足,小麦根系吸水能够补充叶片蒸腾耗水,麦株体内水分保持平衡,就能大大减轻其危害程度,使千粒重下降的少甚至不下降。  相似文献   
2.
不同年份对小麦穗数穗粒数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的小区高产栽培试验和高产攻关,对小麦的穗数、穗粒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似栽培条件下,有的年份间穗教相差较多,有的年份间穗粒教相差较多。年后幼苗阶段积温,是决定穗数多少的主要因子;小麦返青后5d平均滑动气温首次≥4℃至拔节前的天数,是决定穗粒数多少的主要因素。但只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不论什么年份,均可获得足够的穗数和较多穗粒数。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冬性强弱不同品种穗分化的特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多年对冬小麦幼穗分化进行观察表明,冬性品种越冬前不能进入光照阶段,弱冬性品种,一般于越冬前进入生长锥的伸长期,个别年份有的弱冬性品种甚至进入单棱期。年前处于单棱期,越冬期或返青期的低温导致冻害而死亡,因此,弱冬性品种应选用通过春化阶段需经过天数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地膜覆盖对晚播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年多点的小区试验,对晚播小麦地膜覆盖栽培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晚播小麦地膜覆盖栽培,能够显著促进分蘖的生长,提高分蘖素质,增加分蘖成穗数;能够提前通过春化阶段进入光照阶段,幼穗分化开始早,持续时间长,小穗、小花数目多,质量好,增加穗粒数;能够使生育期提前,特别是抽穗开花期的提前,避免了后期高温和干热风的危害,延长了灌浆过程,提高千粒重,而穗粒重的提高,是晚播小麦地膜覆盖栽培增产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5.
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晚播小麦主茎叶龄总数、幼穗进入伸长期、护颖分化期时的主茎叶龄数及株高、穗粒数、千粒重;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适宜基本苗、穗数和肥水运筹。研究结果可作为黄淮海地区晚播小麦高产栽培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评价营养品质的指标是籽粒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蛋白质含量高则营养品质好。不同食品要求不同的面粉品质,烘烤品质面包要求面粉的蛋白质和面筋的含量高,品质好,才能烘烤出体积大,松软有弹性的优质面包。优质栽培氮素化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期,对小麦蛋白质组分的质量和数量以及麦谷蛋白与醇溶蛋白的比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多年的小区高产栽培试验和高产攻关,研究了小麦返青开始期的早、晚对穗数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返青开始期早晚,年后幼苗阶段时间长短、积温多少,对春季分蘖生长,冬前分蘖素质和成穗数均有显著影响。因此,应根据不同年份,采取以促为主、促控结合、前控后促3种不同的田间管理技术,以获得穗足、不倒和高产。  相似文献   
8.
麦套玉米叶片数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麦田套种玉米叶片生长及不同展开叶期追肥对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麦套玉米的叶片总数与单作玉米相同或相差1片,小麦收获时,套种玉米展开叶2~3片,可见叶4~5片为适宜套种时间;麦套玉米应重施攻秆肥,叶龄指数40~50为适宜追肥期。本研究结果可作为黄淮海地区麦田套种玉米栽培管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栽培条件对小麦穗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多年的小区试验、高产攻关与高产示范,对小麦的穗数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充足氮素供应的条件下,土壤中的磷素含量,若在24mg/kg以上,施用磷肥对促蘖增穗不起作用或虽有一定效果,但产量差异不显著;若在10mg/kg以上,增施磷肥能显著促进分蘖生长、穗数增加和产量提高。小麦于越冬、返青期追肥浇水,能够巩固冬前分蘖,增加春季分蘖,提高分蘖成穗数。但越冬、返青期浇水不宜过早或过晚,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积温,年前达60℃左右为浇越冬水的适宜时间;年后达80℃左右为浇返青水的适时日期。年前施肥较多,年后生长势较强的麦田,返青、起身期应采取控制措施,以免群体过大,造成倒伏,根据麦苗发展趋势于拔节前后进行肥水管理,但一般不应晚于旗叶露尖。  相似文献   
10.
不同年份的气候和栽培条件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了给冬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多年的高产攻关与小区高产栽培试验,对冬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高产冬小麦丰年穗粒数多,穗粒重高,穗数是构成产量的主导因素,穗粒数次之.千粒重的作用很小.产量随着穗数、穗粒数的增加和千粒重的降低而提高;欠年穗粒数或千粒重大大低于平年.穗粒重低,穗数仍然是构成产量的主导因素.穗粒数次之,千粒重的作用很小,产量随着穗数和穗粒重的增加而提高;平年穗粒数与千粒重互补或穗数与穗粒重互补或穗、粒、重三因素适宜,就能够取得理想产量。因此,不同年份,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减少气候条件的不利影响.只有穗数达到甚至突破适宜范围的高限又不倒伏.才能使小麦产量丰年创高产,平年获丰收.欠年不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