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3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粳稻地方种资源核心样品的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中国稻种资源目录》中的16 791份中国粳稻地方种为材料,根据完全随机、变种类型(丁颖分类法)下随机和系统聚类3种取样方法和4种核心样品规模(12.5%、10%、7.5%和5%)设计12个核心样品,以8个编目性状的平均数变幅、方差和变异系数加以评价。结果表明:(1)变种类型下系统聚类取样方法是构建中国粳稻地方种资源核心样品的适宜方法;(2)样品规模5%的核心样品可以有效地代表中国粳稻地方种资源的总体样品。  相似文献   
2.
优质软米水稻品种毫屁原产于云南省潞西县遮放坝(海拔800米),为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1979年云南稻种资源考察时收集到的珍贵品种之一,是当地群众称为最好的一级软米。米质介于糯和粘米之  相似文献   
3.
中国栽培稻选育品种等位酶多样性及其与形态学性状的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选取源自我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选育时期、不同类型的744份栽培稻选育品种为试验材料,应用5种等位酶12个等位基因位点分析我国栽培稻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研究等位酶和形态学性状在多样性研究中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等位酶多态位点百分率(P)、平均等位基因观察数(A)、平均等位基因有效数(Ae)、Shannon多样性指数(I)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e)分别为100%、3.167、1.515、0.452和0.272;籼粳两类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所不同,籼型多样性指数(I和He)明显高于粳型,分别为粳型的1.702和1.730倍;华中稻区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He=0.283),东北稻区则最低(He=0.062);除西南稻区外,其余稻区等位酶和形态学两类性状所获得的品种间距离矩阵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163~0.390。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是一项生态试验。选用能在北京抽穗的云南稻品种于广州、南京、北京三地种植,田间调查生育期、株高等植株主要性状,以期了解云南高原稻引种于三地植株形态变异的趋势。试验结果表明,云南高原稻引至低海拔地区种植,植株变高,剑叶变长变宽,穗子变大,一次枝梗数和每穗粒数均增加,穗颈长籼稻缩短,粳稻伸长,粒长宽变化甚小,千粒重下降,空秕率上升。生育期、株高随种植地纬度升高而变长变高,这一趋势粳稻比籼稻明显。种植地植株主要性状与品种原产地海拔的相关性,粳稻大于籼稻,多呈显著负相关。可见利用云南稻中大穗大粒特性宜选用分布于云南中低海拔地区的品种,同时必须采取控制株高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5.
亚洲栽培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一项很重要的手段,直接利用籼粳间杂种优势已成为杂交育种的主攻方向。要进行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超高产育种,首先是正确判别籼粳。籼粳中间型或非典型籼粳可能来源于籼粳的自然杂交或人工杂交,也可能来源于分化前的原始型过渡品种。这些品种中有很多是广亲和材料,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其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利用这些品种作为籼粳杂交的中间桥梁,运用科学的育种方法,减少或避免亚种间产生不育或育性较差的问题,对籼粳稻杂种优势的利用、广亲和材料的选育、分子标记及基因工程的顺利进行都…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栽培稻种类型及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俞履圻的同的栽培稻种分类方法,将陕西省530份栽培稻种区分为粳、粳两亚种,22个变种。结果表明,陕西稻种类型丰富,稻种分布兼具纬度和海拔变化。认为陕西稻种是以陕南为中心,向北、向西传播。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方稻种资源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   总被引:57,自引:10,他引:57  
以国家品种资源库编目入库的中国地方稻种资源50526份的26个数量和质量性状为基本数据, 研究了中国地方稻种资源的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 包括分组原则、组内取样比例和组内取样方法. 分组原则为按丁颖分类体系、按中国稻作生态区划、按中国稻作生态区内分籼粳两亚种、按中国行政省或自治区、按中国行政省或自治区内分籼粳两  相似文献   
8.
表型水平上检验水稻核心种质的参数比较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本研究以在国家品种资源库中编目的50526份中国地方稻种资源和采用不同取样方法从中选出的24个核心种质为研究对象, 选用了26个分类、形态及农艺性状, 对检验核心种质的参数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在所选8个参数中, 多样性指数、表型方差、表型频率方差及变异系数为对比不同核心种质取样方法间优劣的有效参数; 而表型保留  相似文献   
9.
10.
1999年,为了解巴西陆稻在河南、河北两省的适应性和作为麦茬稻种植的可行性,中国农科院品资所分别在河北的邢台、河南的商丘和南阳等地建立了多个巴西陆稻示范试验基地.商丘和邢台位于华北平原的中北部,受灌溉条件限制,没有水稻种植.南阳地区是豫西、豫南山地之间的椭圆形盆地,气候温暖潮湿,水资源丰富,水稻种植面积较大,但旱地面积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巴西陆稻在上述地区的试种成功,不仅能提高农民收入,且对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