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已在农作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重大进展。为了便利棉花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标记的研究和应用,介绍了利用基因芯片、简化基因组测序、重测序等在棉花中开发SNP标记的方法 ,综述了SNP标记在棉花遗传图谱构建、数量位点的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组测序以及系统进化等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异源四倍体棉花中SNP标记开发时,同源序列位点和部分同源序列位点上的SNP标记辨别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对其快捷的开发、检测方式和在数量基因定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中棉所63棉铃对位叶光合生理性能的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杂交棉中棉所63及其亲本为材料,在棉铃发育时期对棉铃对位叶的生理和光合性能指标进行测定,探索中棉所63获得高产的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中棉所63产量优势显著。单株结铃数比两亲本分别高21.52%,43.28%,铃重高2.42%,19.31%,叶面积载铃量高22.39%,22.30%。2)中棉所63在棉铃发育后期棉铃对位叶生理指标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棉铃对位叶叶面积分别比亲本高26.60%,59.41%,并且中棉所63棉铃对位叶保持较高水平的SOD活性,使其生理代谢明显提高;与此同时,中棉所63的MDA含量显著低于亲本,细胞膜受损较轻,延缓了对位叶的衰老。3)中棉所63在棉铃发育后期棉铃对位叶光合指标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在棉铃发育后期,中棉所63叶绿素含量、SPS活性的高水平,能够维持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从而使中棉所63获得较高的单株结铃数和铃重,最终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
陆地棉主要农艺与纤维品质性状的双列杂交分 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利用加性-显性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ADE模型),分析8个陆地棉亲本及其F1在不同环境下的农艺和纤维品质性状,在估算遗传方差分量、遗传效应的基础上,分析各类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并预测F1和F2的杂种优势,为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较有价值的信息。研究表明,农艺与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加性、显性和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控制。遗传相关分析表明,皮棉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的显性相关系数值较大,利用杂种优势在早期世代可以得到协同改良,纤维品质性状间易实现协同改良。杂种优势分析表明,F1和F2的皮棉产量均具有显著的超亲优势,纤维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中棉所65(中长杂005)是以适宜长江流域棉区的高产、优质、抗枯萎、耐黄萎病陆地棉新品系“9018”为母本,以适宜黄河流域棉区的高产、优质、抗枯萎、耐黄萎病陆地棉新品系zGK9708~41为父本,配制成适宜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安徽棉区的高产、优质、抗枯萎、耐黄萎病杂交棉新品种(F1代)。  相似文献   
5.
强优势杂交棉产量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中9018自交系为母本以及中棉所45自交系为父本进行杂交,构建了219个F2:3家系,将其分成两份后分别种植于河南省安阳和安徽省望江,每个点分别设置了三个重复。用6753对引物筛选亲本多态性,获得了193个多态位点并进行标记间连锁分析,其中的127个位点构建了一张包括33个连锁群,全长为1396.2cM的陆地棉品种间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另外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Net-work2.0软件对产量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5个加性QTL和10对上位性QTL。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的QTL精细定位以及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并可以此为参考选择部分材料供后续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SWEET基因家族在棉花中的分布和作用,基于二倍体D基因组雷蒙德氏棉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SWEET基因家族完成了全基因组水平的鉴定,并进行了系统发育、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和跨膜结构域分析。共获得31个雷蒙德氏棉SWEET基因,分散或成簇分布在11条染色体上,分为3个不同功能的亚家族;跨膜结构域预测显示大部分雷蒙德氏棉SWEET基因含7个跨膜结构域,少部分含6或7个跨膜结构域;基因结构分析显示除GrSWEET6、GrSWEET7、GrSWEET9、GrSWEET19含4个内含子外,其余27个SWEET基因均含有5个内含子。这些结果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SWEET基因在棉花生长发育中功能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NCⅡ交配设计方法,以9个陆地棉品种(系)配置16个杂交组合,利用加性—显性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ADE模型),分析亲本和F1在2013年持续高温干旱条件下望江、九江2个环境下的农艺和产量性状,估算了各项遗传方差分量,分析了性状间各项遗传效应的相关性和各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农艺和产量性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子棉产量、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和铃重的遗传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衣分同时受加性和显性效应控制,子指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遗传相关分析表明,子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与铃重和衣分呈显性正相关;铃重与衣分呈显性正相关,衣分与子指的加性和显性均为负相关。杂种优势分析表明,中棉所63的铃重、衣分、子指、子棉产量和皮棉产量的群体平均优势达极显著水平,其皮棉产量的杂种优势可以利用至F3。  相似文献   
8.
中棉所66(原代号:中CJ03B)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以常规陆地棉品系“中9018”为母本,以国产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5为父本,配制成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中棉所66的母本和父本自育成后,连年去杂去劣,自交保纯。  相似文献   
9.
中棉所53的SSR指纹图谱构建与纯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分布于棉花26对染色体的148对SSR引物,对中棉所53及其亲本进行PCR扩增,共筛选出多态性引物91对,占检测引物的61.49%,共扩增出162个多态性位点,共显性位点为141个,平均每个标记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数为1.78个, 变化范围1~5个。  相似文献   
10.
1选育经过 中棉所87是以常规陆地棉新品系中CJ377126为母本,以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中棉所41为父本,配制成的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F1).其母本中CJ377126是采用复合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表现高产稳产,纤维品质优良,适应性广,遗传性能稳定,配合力高.其父本中棉所41于2002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适应性广.中棉所87的母本和父本自从育成后,每年去杂去劣,自交保纯. 中棉所87于2010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10)第179号].2010-2011年参加浙江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表现突出;2012年参加浙江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并在金华市进行小面积生产示范;2013年1月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45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浙审棉2013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