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农作物   12篇
  2001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关于当前全球茶饮料发展的阶段任何一种产品以及相应的产业都会有一个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样一个生命周期 ,茶饮料也是一样。目前在日本以及中国台湾 ,茶饮料处在成熟期阶段 ,其重要标志是茶饮料的消费量已接近或超过碳酸饮料 ,并且每年的消费量比较稳定。如日本、自从伊藤园公司在 80年代初推出茶饮料以来 ,用 15年的时间使茶饮料的年生产量达到 30 0 0万t,占整个饮料市场的 2 4 % ,超过碳酸饮料而居第一位。中国台湾从 1984年由开喜公司首先向市场推出茶饮料以来 ,用 10年的时间 ,使茶饮料生产量达到 4 2 646万升 ,占整…  相似文献   
2.
我国茶叶企业并购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覃松林 《茶叶》2001,27(1):53-55
近年来,全球企业并购的浪潮风起云涌,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收购瑞典沃尔沃公司到英国沃尔达丰公司与美国空中通讯公司的合并,从英国石油公司收购美国阿莫科公司到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联姻”,企业并购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方兴未艾。面对这场席卷全球的企业新式购浪潮,我国茶叶生产企业能够借鉴什么?有无并购的可能?如何进行并购?在并购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笔者拟对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日本茶叶生产消费见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7月至10月,笔者随广西农业考察研修团到日本九州地区进行农业考察。期间参观了日本中央茶叶试验场枕崎支场、熊本县茶叶试验场、熊本县农协经济连以及一些专营茶叶的有限股分公司和茶叶生产专业  相似文献   
4.
1 关于当前全球茶饮料发展的阶段 任何一种产品以及相应的产业都会有一个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样一个生命周期,茶饮料也是一样.目前在日本以及中国台湾,茶饮料处在成熟期阶段,其重要标志是茶饮料的消费量已接近或超过碳酸饮料,并且每年的消费量比较稳定.如日本、自从伊藤园公司在80年代初推出茶饮料以来,用15年的时间使茶饮料的年生产量达到3000万t,占整个饮料市场的24%,超过碳酸饮料而居第一位.中国台湾从1984年由开喜公司首先向市场推出茶饮料以来,用10年的时间,使茶饮料生产量达到42646万升,占整个饮料消费市场的31%,超过碳酸饮料而居第一位.而在欧州、中国大陆及其它一些地区(国家),茶饮料则处在成长期 ,其重要标志是每年茶饮料的生产(消费)量都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例如在西欧、1996年茶饮料消费量达150万t、人均3.48升、是1992年的3倍,据杂志预测,2000年茶饮料消费量达到250万t,是1996年的1.67倍.在中国大陆,1986年中国茶叶研究所生产的茶可乐面市,标志着我国茶饮料进入导入期,在这一时期,茶饮料发展比较缓慢,所占的饮料市场份额比较小,到1997年,全国茶饮料生产量仅为20万t.从1998年以来,茶饮料生产在中国呈现出快速的发展态势,1998年生产量达50万t,1999年达80万t、2000年达180万, 年增长率分别为250%,160%和225%,这标志着我国的茶饮料发展已进入成长期.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预测,今后10年,茶饮料在中国大陆将成为发展最快的产品之一.除上述国家( 地区)外,茶饮料在其它一些国家(地区)尚处在导入期.总之,无论从国内消费市场还是从全球消费市场看,茶饮料都处在成长期的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广东农垦上茗轩茶叶有限公司(朱名广东省农垦华 茶叶有限公司)是由广东省农垦商业总公司通过股份制改造组建而成的,是广东省农垦集团控股的股份企业。公司具有20多年的经营茶叶历史,是广东省内经营绿茶最大的专业公司,主要经营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等省区的大、中叶品种绿茶、和茶、乌龙茶、白茶和名优特种茶,年产销茶叶约5万担。此外,还在茶的综合利用方面,为国内外食品、饮料、生化制药、化工行业提供原料。 由上茗轩茶叶公司控股或参股或管理的企业主要有广东省农垦上茗轩阳江茶场、广东省农垦上茗轩英德茶场…  相似文献   
6.
试析制约我国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和有识之士都在大力倡导和推动我国茶叶产业化的发展。我国的茶叶产业化也因此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成功的例子。但与其它产业相比,我国茶叶产业化发展还不够快,据对当前全国 11824个农业产业化组织的调查,粮油糖产业化组织有2483个,占调查总数的 20.9%,果菜业 3155个,占26.7%,畜牧业3051 个,占25.8%,水产业763个,占6.4%,其它为2372个,占20%(其它产业化组织包括茶业、麻类、蚕业、花卉等)。由此可见,我国茶叶产业化程度还是比较…  相似文献   
7.
茶树杂种生化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多酚和氨基酸是与茶叶品质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生化成分。过去对这两种生化成分的研究,大多数侧重于品种间的或不同生育期的差异上,对于它们的遗传变异的研究报告,目前见得不多。茶树同工酶的研究始于本世纪60年代初,现己取得了某些可喜的进展,但较多地集中在茶树品种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由于幼龄茶园的茶树树冠覆度小,杂草易于生长,因此幼龄园的除草工作量较成龄茶园的除草工作量大得多.若不及时清除杂草,便会杂草丛生,与幼龄茶树争水、争肥、争光,严重时还会遮蔽茶树,影响茶树的正  相似文献   
9.
覃松林 《茶叶》1998,24(2):105-107
首先提出以市场为导向,做好名茶的市场定位,充分了解名茶的商品属性,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市场的细分,避免产品雷同,尽量利用原有资源,其次,应按以一定规程和标准来创制名茶,生态条件,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加工技术与名茶品质风格密切相关,最后指出,要按以市场经济规律经营名茶。  相似文献   
10.
茶树抗寒性及其同工酶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电导法测定了凤凰水仙1号与福鼎大白茶的 F_1代的抗寒性;用不连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分析了上述杂交组合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F_1代个体间的抗寒性差异极显著。F_1代个体的酯酶同工酶变异广泛,但无杂种酶带和互补酶带;酯酶同工酶酶谱的区带Ⅰ是抗寒性强弱的标志区带;酯酶同工酶酶带数与抗寒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