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子价格策略及其定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种子市场进一步放开,竞争更加激烈,营销环境日益复杂,制定种子价格难度越来越大,不仅要考虑成本补偿问题,还要考虑用户对价格的接受程度、竞争状况等。而种子企业在种子经营活动中,种子定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种子价格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种子企业市场份额的大小和赢利的高低,关系到营销目标的实现。因此,种子企业只有通过种子定价策略来谋求利润最大化,才能提高种子企业经济  相似文献   
2.
许怀林 《农业考古》2003,(3):240-248
三、农田水利工程的兴建与效益1、1 94 9年以前的水利工程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的事迹自古就有。人们在同自然灾害抗争的实践中 ,充分认识了农业田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 ,不断修筑起许多工程。唐代已有袁州李渠、抚州千金陂等工程 ,五代时有泰和槎滩陂 ,以后逐渐增多。鄱阳湖区的圩堤建设尤其受到关注 ,至迟在宋代已经有了( 1) ,大规模的筑圩围田则是明代开始。( 2 ) 几个重点县的圩堤数量很多 ,如余干县清末共有大小圩堤 5 6座 ,全长 12 .4 6万丈 ,保护农田 2 4 .6 5万亩 ,发展至民国后期 ,圩堤增为 6 6座 ,全长 4 80公里 ,保护农田 30余万亩 ,占…  相似文献   
3.
许怀林 《农业考古》2004,(1):239-244,258
江西山区面积有16100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64.4%。气候与土壤条件适宜林木生长,森林蓊郁,山货繁多,盛产木竹,是传统的经济优势。森林的分布,90%以上在赣、抚、信、修、饶五大河流上游和中游,起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的巨大作用,对农业的稳产高产,对航道水运的畅通,有不可替代的保障意义。  相似文献   
4.
水稻机插技术是一项节本、高效的轻型栽培技术,解决了水稻人工栽插这一原始的劳作方式,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乃至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机插水稻有其独特的生育特点与生长优势,定穴、定苗,解决了人工栽插不能解决的扩行缩株问题,更加充分利用光能资源,提高水稻群体质量。同时机插水稻具有全生育期短,分蘖叶位多等特点。为此,经试验示范提出了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汉代江西的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地区从新石器早期开始,就不断的开发了出来,到春秋战国时期,水稻农业已有相当的水平,制陶、冶铸和纺织等手工业生产也有较大的发展。已经发现的商周文化遗址,不少于二百处,分布于四十余个市县,表现了经济开发的普遍性、广泛性。然而,由于政治经济的中心在黄河流域,由于先秦两汉时期关于江西地区的文献资料绝少,加上秦王朝还没有来得及在江西境内设郡,便被人民起义推翻了,在全国政治地图上江西境内呈现空白,于是给人一种印象:江西在秦汉四百年间还处在刚刚开发的阶段。其实这是假象,它不符合江西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加入WTO,种子市场进一步放开,竞争更加激烈,营销环境日益复杂,制定种子价格难度越来越大,不仅要考虑成本补偿问题,还要考虑用户对价格的接受程度、竞争状况等。而种子企业在种子经营活动中,种子定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种子价格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种子企业市场份额的大小和赢利的高低,关系到营销目标的实现。因此,种子企业只有通过种子定价策略来谋求利润最大化,才能提高种子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呈献在读者面前的这篇文字,是我们在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鄱阳湖流域的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历史考察》研究中,得到的一些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8.
明清都阳湖区的圩堤围垦事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怀林 《农业考古》1990,(1):198-206
  相似文献   
9.
明清鄱阳湖区的圩堤围垦事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西鄱阳湖区的社会经济,由于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早已呈现出多方面的优势,达到比江西其他地区更高的经济水平,成为江西境内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区。然而,鄱阳湖区有利于生产发展的优越条件,并不是总能够发挥作用的,一方面它受到封建制度的制约,各种人祸破坏了湖区的经济;另一方面江湖交汇的水流,虽有航运之利,却不可避免地同时存在水害。我在《宋元以前鄱阳湖地区经济发展优势的探讨》一文中曾提到,湖区的经济表现出“兴衰更替”的现象,“虽然有农民不屈不挠的辛勤劳动,小农业生产恢复很快,但是起点低,往往是在废墟上重建家园。所以生产发展中的停滞缓慢,进程上的起落曲折,又是湖区经济不可克服的弱点。”湖区经济发展中的这种两面性,在明清时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江西的水旱灾害与生态变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许怀林 《农业考古》2003,(1):203-215
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百四五十年间 ,是中国历史巨变的时代 ,社会制度产生质的变化 ,经济文化跳跃式发展 ,自然生态环境相应地呈现大变异。江西地区的社会与生态的变动与全国大趋势一致 ,是国家大局中的一个实例 ,同时有自身的地区性特点。本文着重分析近代以来江西的水旱灾害 ,及其与生态环境相关的问题。一、剧变中的江西社会1 .九江开埠后的新动向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江西地区虽然远离列强侵略我国的战火 ,但是不平等条约定下的“赔款” ,却同样压到了江西人的头上。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1861年九江开埠 ,设立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