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对欧李上一种新病害欧李酸腐病进行了病原菌鉴定并对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欧李酸腐病发生在欧李果实成熟期,果实腐烂变酸,病部产生白色霉层。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呈白色粉状,分生孢子长筒形、末端钝圆,大小为4.5~10μm×3.3~7.5μm,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将其鉴定为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7,12h光暗交替条件下生长最快,适宜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果糖,最佳氮源为牛肉浸膏。  相似文献   
3.
对高寒嵩草草甸41种植物种子(果实)形态及表皮特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41种植物隶属13科34属;24种为果实,其中瘦果18种、小坚果4种、双悬果2种;以果实形态从植株脱离落入土壤是植物对寒冷气候条件的适应。41种植物的种子(果实)颜色以褐色、黄褐色、黑色为主,形状各异,以椭圆形、卵形、长圆柱形等为主。高寒嵩草草甸植物种子(果实)的传播主要依靠风力,很多植物的果实具附属物,另外,种子或果实大多质量较轻,41种植物的种子(果实)千粒重平均为0.798g,有33种植物的种子千粒重小于1g,其中三脉梅花草和黑边假龙胆的千粒重仅为0.079g、0.085g。同种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形态特征基本稳定,不同分类群的种子(果实)大小、形状和表皮饰纹具有明显的相异性,对分类具有参考意义;种子(果实)大小、形状和表皮饰纹影响种子(果实)的散布和萌发。对41种植物种子(果实)形态、表皮特征研究,可作为土壤种子库种子鉴定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4.
地肤内生细菌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物内生细菌中筛选拮抗活性菌株和寻找新的农用活性代谢产物,可为植物病害防治提供新的资源。本研究从地肤中分离筛选得到5株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其中D-29菌株对在离体番茄上对灰霉病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D-29发酵液、细菌悬浮液、无菌滤液在离体红番茄上对灰霉病抑制率分别为64.61%、61.50%、44.10%。发酵液在离体青番茄上对灰霉病菌的抑制率4d时为100%、6d时为67.11%。D-29菌株可使灰霉病菌部分菌丝顶端生长畸形,胞内物质外泄,产孢梗畸形。用不同浓度的D-29无菌滤液处理病菌孢子,100%D-29无菌滤液抑制效果最明显,抑制率高达80%。  相似文献   
5.
枯草芽孢杆菌D-29是一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生防菌株。对D-29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初始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10 g,麦芽糖30 g,碳酸钙1.5 g,豆粉30 g,水1 000 mL;最佳培养条件为:250 mL三角瓶装液量100 mL,初始pH值为7,接菌量1%,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48 h,转速170190 r/min。  相似文献   
6.
多倍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界尤其是被子植物中,多倍化的发生有利于植物进化,其在物种遗传多样性和适应性等方面有着显著优势。研究表明植物几乎所有的重要经济性状均为复杂性状,这些复杂性状往往由多基因控制,且与非遗传(环境)因素共同决定。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测序成本不断降低,高密度覆盖的标记使得基因型鉴定更加精确化,因此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已成为研究多倍体植物复杂性状的新策略。本综述介绍了植物多倍体研究的意义、复杂性状的遗传学背景以及GWAS的一般流程,简要分析了多倍体GWAS的特点,并回顾了当前多倍体植物GWAS在复杂性状基因位点中所取得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多倍体植物重要性状的遗传改良及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研究6-苄氨基腺嘌呤(6-BA)以及萘乙酸(NAA)对大花型红花蝴蝶兰组培的影响,以‘大辣椒’(Phalaenopsis‘Big Chili’)、‘0436’(Phalaenopsis‘Red Swan’)以及‘阿里山姑娘’(Phalaenopsis‘Alishan Guniang’)三种典型的大花型红花蝴蝶兰为试材,筛选出最适宜蝴蝶兰组培外源激素种类和比例。主要结论如下:(1)增殖试验中,3个品种最适培养基均为MS+4.0 mg/L 6-BA;(2)促壮试验中,三个品种最适培养基均为1/2 MS+1.0 mg/L NAA;(3)生根试验中,‘大辣椒’和‘阿里山姑娘’的最适培养基是1/2 MS+4.0 mg/L6-BA+0.2 mg/L NAA,1/2 MS+5.0 mg/L 6-BA+0.2 mg/L NAA最适合"0436"生根。本研究为不同品种的大花型红花蝴蝶兰组培建立了完整的快繁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8.
才文代吉  张静  谈静  孙海群 《草地学报》2019,27(5):1181-1187
本研究以青海省河南县高山嵩草高寒草甸高原鼠兔鼠丘土壤种子库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镜检、萌发试验,探究了鼠丘土壤种子库的种子数量状况、垂直分布格局及季节动态规律,旨在为鼠丘土壤植被的恢复演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数量和种子质量均高于鼠丘土壤种子库,10-11月土壤种子库无论在种子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较高;发芽率表现为天然草地土壤种子库 > 新鼠丘 > 旧鼠丘;旧鼠丘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多于新鼠丘;原生植被的土壤种子库呈明显的上层多下层少的垂直分布格局,新、旧鼠丘上下层间无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鼠丘土壤种子库与天然草地土壤种子库的相似性越高,鼠丘植被向原生植被恢复演替的几率越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了解退化高寒草甸,试验对高山嵩草草甸上的剥蚀地和秃斑斑块的植物群落特征以及土壤的理化特性与原生植被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剥蚀地和秃斑斑块是高山嵩草草甸退化的一种重要过程;相较于原生植被,剥蚀地草丛高度和地上生物量较高而植被覆盖度较低;剥蚀地的地下生物量低于秃斑斑块和原生植被;原生植被的建群种高山嵩草在剥蚀地重要值明显降低;剥蚀地土壤有机质、氮、磷和速效钾表层含量最高,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土壤pH值和全钾含量在原生植被和秃斑斑块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原生植被和秃斑斑块的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高于剥蚀地。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蝴蝶兰花梗休眠芽萌发的影响,以及花梗腋芽不同木质化程度对于休眠芽萌发率的影响,以3个大花型红花蝴蝶兰品种‘大辣椒’(Phalaenopsis‘Big Chili’)、‘0436’(P.‘Red Swan’)以及‘阿里山姑娘’(P.‘Alishan Guniang’)的含休眠芽的花梗节段为试材,对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统计外植体休眠芽萌发率以及生长情况。研究表明:(1)花梗腋芽半木质化时休眠芽萌发率最高,可达100%。(2)在所试用的培养基中,MS+6-BA 5.0 mg/L培养基最适宜品种‘0436’以及‘阿里山姑娘’的休眠芽萌发,MS+6-BA 4.0 mg/L培养基最适宜品种‘大辣椒’的休眠芽萌发。试验成功获得了3个品种最适宜花梗休眠芽萌发的外植体木质化程度,以及花梗休眠芽萌发的最佳培养基种类,为不同品种的大花型红花蝴蝶兰组培快繁生产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