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品种‘赤云相思’幼林生长节律与气象因子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赤云相思’(Acacia mangium×A. auriculiformis (chiyun))幼林的季节生长动态、生长指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赤云相思’幼林年生长节律符合Logistic曲线特征,所建立树高、地径与生长时间的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8,Logistic曲线方程对‘赤云相思’树高和地径年生长节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依据Logistic曲线上两个曲率峰值所在点可准确将‘赤云相思’年生长进程划分为:渐增期、速生期和缓增期,其中速生期植株的树高和地径生长量分别占全年生长总量的87.99%和72.25%;相关性分析表明,树高和地径的生长与日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及日照时数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白天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温室盆栽,研究了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pa)幼苗在4种不同土壤水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80%、60%、40%、20%)条件下的生长和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含水量处理对厚荚相思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厚荚相思苗高、地径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相对电导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厚荚相思幼苗处于胁迫环境中,其中土壤含水量在40%~60%时较有利于厚荚相思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无忧花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法,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对中国无忧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对中国无忧花的各生理生化指标影响不同。对中国无忧花苗木叶面喷施GGR6最佳浓度在20~30mg/L。随着GGR6浓度的增加,与CK相比,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对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影响呈现逐渐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桉树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比研究了几种不同工艺桉树肥料(蒸气肥、硫酸肥、包衣缓释肥、林场自制无机肥和有机-无机肥)及活性肥对桉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桉树施用不同工艺桉树肥料作基肥,其对桉树促进作用胸径比不施肥CK增加了4.00%~12.86%,树高比CK增加了4.40%~16.47%;材积比CK增加了11.50%~38.56%。而不同生产工艺肥料对桉树生长的促进作用不同,蒸气肥与硫酸肥对桉树树高促进作用较明显,包衣肥对桉树胸径促进作用较明显,而有机-无机肥能较好的促进桉树材积的积累;在施用桉树专用无机肥的同时配施活性肥,能更好的促进桉树生长,但过量施用活性肥反而会抑制桉树生长。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对蚬木幼苗生长及光合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蚬木(Excentrodendron hsienmu)幼苗对干旱的适应能力,采用盆栽水分胁迫试验法,比较了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5%(对照)、50%~60%(轻度胁迫)、35%~45%(中度胁迫)和20%~30%(重度胁迫)4个水分梯度下,蚬木幼苗的生长、生物量分配及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重度胁迫显著抑制了幼苗的株高生长,地径生长受干旱影响不明显;中度和重度胁迫对植株茎、叶及总生物量积累产生显著影响,地上生物量比随土壤干旱增强下降、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增加。干旱胁迫显著降低蚬木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在干旱初期先降后升、气孔限制值逐渐增加;随干旱时间延长和胁迫增强,胞间CO2浓度显著上升,气孔限制值变化趋势与之相反。水分利用效率总体上表现为随胁迫加剧而增强的趋势。胁迫初期,气孔限制因素与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导致了蚬木幼苗净光合速率的下降。蚬木幼苗在干旱胁迫下采取降低光合、增加地下生物量分配并减缓生长等适应策略,对干旱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土壤含水量低于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5%~75%时,及时补充水分可以保证幼苗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
林权改革之后,林业实用技术已经在林业生产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根据林权改革的现实状况,对当前林农实际接收林业技术培训现状、对林业实用技术的需求、对投资林业前景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以及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施肥对台湾桤木根系生长及结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施肥对台湾桤木根系生长及结瘤的影响,对广西引种的台湾桤木进行1年生苗施肥试验,研究了4种土壤类型(T_1:酸性黑壤土、T_2:酸性黄心土、T_3:酸性红壤土、T_4:碱性红壤土)下的3种施氮水平(N_1:0 g,N_2:3 g,N_3:6 g)对台湾桤木根系生长及根系结瘤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土壤类型下,N1(0 g)处理的台湾桤木苗木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总体积、根系干重、根瘤鲜重、根瘤干重、根瘤数量、根瘤最大直径、根瘤平均直径以及根瘤固氮酶活等指标均明显高于N_2(3 g)和N_3(6 g)的相应值。4种土壤类型中以土壤pH值为4.77~5.00的酸性红壤或者黄壤更为适合台湾桤木生长。综合来看,1年生台湾桤木在不添加氮肥的情况下,可通过自身生物固氮满足其生长需求,有利于根系生长和根系结瘤;在施加氮肥3~6 g时,反而抑制其根系生长及根系结瘤,并且使其根瘤固氮酶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8.
不同桉树复合肥基肥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比了几种不同桉树复合肥(硫酸造粒肥、水蒸气造粒肥、有机-无机肥、有机-无机肥+微生物菌剂、红鹰肥)对桉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1.5年生树高比CK增加9.30%~23.67%;2.0年生胸径比CK增加13.28% ~ 18.96%;2.0年生桉树单株材积比CK增加38.86% ~64.41%.各处理间桉树树高、胸径、材积影响大小顺序均为有机无机肥+微生物菌剂>水蒸气造粒肥>有机无机肥>硫酸造粒肥>红鹰肥> CK.因此,有机-无机肥与微生物的配合施用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桉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了包衣缓释专用肥(B)、水蒸气造粒专用肥(Z)、硫酸造粒专用肥(S)及有机-无机肥(L)对桉树(Eucalyptus L Herit.)幼苗叶片营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8个月后,不同肥料处理均能有效促进桉树幼苗的生长,与对照相比,对地径增加的幅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有机-无机肥(27.49%)、包衣缓释专用肥(25.99%)、蒸气造粒肥(24.30%)、硫酸造粒肥(14.59%);对苗高增加的幅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包衣缓释专用肥(65.68%)、有机-无机肥(60.36%)、硫酸造粒肥(59.76%)、蒸气造粒肥(58.58%)。有机-无机肥处理的桉树幼苗叶片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5.00%、4.02%、6.57%;包衣缓释专用肥处理的桉树幼苗叶片全氮、全磷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44%、1.86%,而2种常规无机专用肥处理8个月后已基本失去供肥能力,桉树幼苗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低于对照或与对照持平。  相似文献   
10.
单性木兰生存群落凋落物及土壤水文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木论自然保护区单性木兰成片分布区群落的凋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为更好地评价单性木兰生存群落的水文生态效应提供依据。[方法]在单性木兰成片分布区内,采用样方法,对单性木兰生存群落林下凋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生态做定量研究。[结果]林分凋落物现存量为11.68t/hm2,最大持水总量为19.46t/hm2,有效拦蓄能力为13.87t/hm2;半分解层凋落物现存量远大于未分解层,占整个蓄积量的77.06%,其有效拦蓄量也占整个拦蓄量的75.56%。林分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为1.14~1.26g/cm3,51.36%~68.68%,41.58%~45.73%,8.80%~27.10%,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分别为868.75~941.04,64.00~133.73t/hm2。林地总蓄水量变化范围79.75~148.74t/hm2。[结论]单性木兰成片分布区林地蓄水功能主要集中在土壤层中,林分密度对土壤容重和土壤有效持水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