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研究以马铃薯品种‘Shepody’脱毒试管苗的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来自玉米源的RIPs基因导入马铃薯,获得了抗性再生植株14株,PCR检测10株呈阳性,Southern印记杂交表明RIPs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的最重要病害,该研究获得的含RIPs基因的马铃薯品种‘Shepody’在晚疫病抗性上将有所提高。本研究为马铃薯抗病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填埋实验和老化箱实验分别研究了两种光氧生物双降解地膜的生物降解性能和紫外线降解性能。使用黏度法测定填埋前后地膜的特性黏数变化,通过万能实验仪测定地膜填埋前后的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地膜在填埋和紫外照射一段时间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但是降解情况有所不同,地膜光氧降解能力要更优于微生物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3.
江浙麦区灰飞虱春季种群的发生消长和迁飞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灰飞虱进行越冬调查、田间调查、卵巢解剖、逐时扑灯行为观察、迁飞轨迹和虫源地分析发现:1)灰飞虱以3~5龄若虫越冬,并以4龄为主;2)江苏北部麦田灰飞虱若虫于3月越冬结束,3-4月陆续发育羽化为越冬代成虫,4-5月在麦田繁殖为第1代若虫;3)浙江海宁春季第1代灯诱灰飞虱具有本地迁出和外地迁入两种性质与时期,并可依卵巢发育级别加以区分;4)春夏季浙江海宁灰飞虱可由本地越冬虫源繁衍而来,或由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省迁入。无论从越冬寄主小麦向夏寄主水稻扩散转移,或6月初大量外地迁入,杂草充当了极其重要的中间寄主;5)逐时灯诱观察结果表明,迁出期灰飞虱起飞呈晨暮双峰型,迁入期在19:00至次日凌晨5:00,每1 h均有上灯,以上半夜居多; 6)利用美国NOAA的HYSPLIT轨迹模拟平台对主要迁入期进行数值模拟和虫源地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5月底至6月初迁入浙江海宁的灰飞虱虫源地来自江苏北部和中部、皖南、浙南、赣东北和闽西北等地区。  相似文献   
4.
自“5·12”汶川地震以来,各农村灾区重建及农民生活现状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由此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涉及到与灾区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多个方面,大多数灾区人民对于现在的生活状况是十分满意的,结合调查中走访得到的信息认真的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有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偶然,而是众志成城开展重建工作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