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学   4篇
  20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抗菌肽分泌型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马铃薯中蛋白的胞外分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铃薯青枯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为使抗菌肽分泌到细胞外以提高抗菌能力,将抗菌肽m Cecropin B或Shiva A基因分别和大麦(淀粉酶的信号肽序列连接后,克隆到经改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构建成分泌型表达载体。经冻融法转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叶盘法转化马铃薯栽培品种米拉,Southern杂交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用透射电镜观察到加接信号肽序列的转基因植株茎、叶的细胞  相似文献   
2.
抗菌肽基因导入桑树获得抗病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王勇  贾士荣 《蚕业科学》1998,24(3):136-140
用携带抗菌肽基因的农杆菌处理桑子叶,在含有羧苄青霉素(Cb)400~500mg/L和卡那霉素(Km)20mg/L的MS培养基上,有32.4%的子叶产生了不定芽;66.5%的不定芽在含有Cb300mg/L和Km30~40mg/L的培养基中,正常生长成2~3cm高的新稍;新梢在含Cb50mg/L和Km10mg/L的生根培养基中有72.6%形成完整根系。3次转化共获得12个株系55株KmR植株。不同株系桑苗叶片DNA点杂交分析显示,7个株系有阳性杂交信号。KmR株系桑苗的抗病性测定显示,5个株系共14株桑苗对青枯病具有较强抗性.  相似文献   
3.
结球甘蓝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酶法从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F_1代杂种‘报春’的第一真叶分离原生质体,培养在修改的DPD液体培养基(CaCl_(2)·2H_(2)O800毫克/升,补加2,4-D0.5毫克/升、激动素KT1毫克/升、甘露醇0.3M、蔗糖20克/升)中,获得了持续的细胞分裂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细胞团转至修改的MS固体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转至MS加KT 3毫克/升、赤霉酸GA_(3)0.1毫克/升的分化培养基上后,分化出了大量丛生芽。分化的芽在MS加吲哚乙酸(IAA)、KT、 GA_(3)各0.1毫克/升、并补加N.Z.amine 500毫克/升的培养基上,形成了植株。  相似文献   
4.
摘要: RNA沉默现象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近年来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发现并鉴定了一些参与该过程的蛋白和核酸分子。RNA沉默能够抵御病毒和转座子对基因组中重要基因的破坏。RNA沉默技术已经成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枯、黄萎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中的两大重要病害。传统育种缺乏抗源,几丁质酶和 -1,3-葡聚糖酶是植物防御体系中的两种防卫因子,两者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据此构建了4个单价和2个双价基因(分别定位于细胞内或细胞外)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棉花,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以及1996 2000年温室及病圃多代筛选鉴定,已培育出对枯、黄萎病抗性提高的转基因棉花株系。将抗病基因导入国产抗虫棉品种GK19中,还获得了兼抗病、虫的转基因优系。  相似文献   
6.
日本植物细胞工程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9月,我们考察了日本植物细胞工程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 日本农林水产省对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十分重视,为加强研究和开发,制订了相应的5年规划,合并、调整和新建了研究机构,如农业生物资源和农业环境技术两个研究所。在原有研究机构内,也增加了生物技术的比重,如食品综合研究所中,有很大一部分力量正从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的研究,蔬菜研究所中生物  相似文献   
7.
不同国家和地区转基因产品标识管理政策的比较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截至2002年底,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转基因产品实行自愿标识或强制性标识管理制度。从标识类别、标识范围、标识阈值及标识豁免政策、标识内容以及是否允许进行阴性标识等5个方面对不同国家的转基因产品标识管理政策进行了比较,并对转基因产品标识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甘蓝原生质体无性系的变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一代杂种‘报春’的叶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进行了染色体倍性、气孔保卫细胞中叶绿体数目以及形态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再生植株中,除了存在正常二倍体外,还存在四倍体、非整倍体以及混倍体。染色体倍性与叶片下表皮非叶脉部分气孔保卫细胞中的叶绿体数目是明显的相关性,二倍体和四倍体植株的叶绿体平均数相差一倍。再生植株的外部形态也有明显的变异。  相似文献   
9.
996年起,转基因棉花在国际上大面积种植,目前已有40个转化事件批准商业化种植,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在我国,转基因棉花是第一个广泛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与此同时,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对转基因棉花的基因飘流进行了研究。根据10多年来积累的数据,0.1%下的阈值距离为70 m。  相似文献   
10.
【目的】陵水、三亚、乐东三县(市)是各类水稻(包括转基因水稻)冬季南繁的主要基地或中心。计算并绘制海南南繁区乡镇尺度水稻基因飘流的最大阈值距离图,为南繁水稻育种设置合理的隔离距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已建立的水稻基因飘流模型和阈值分析方法,依托南繁区自动气象站资料,计算了该区域乡、镇尺度向不育系和栽培稻基因飘流的最大阈值距离(the maximum threshold distances of gene flow,MTDs),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子。参照中国农业部有关水稻种子生产的质量标准,阈值分别设为1%和0.1%。【结果】南繁区向不育系的MTD1%平均值为(110±31)m,最短为53 m,最长为195 m。向不育系的MTD0.1%平均值为(169±44)m,最短为75 m,最长为271 m。向栽培稻的MTD1%均小于1 m;MTD0.1%平均值为(3.4±1.1)m,最短为0.6 m,最长为5.8 m。向不育系和栽培稻的MTD0.1%两者相差近50倍。南繁区MTDs有2个高值区和4个高值点,3个低值区和5个低值点。以陵水、三亚、乐东为主体的南繁区,地处热带,三面临海,北面有五指山为屏障。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春季和初夏盛行南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因此,南繁区的沿海陆地平原大都风速较大;沿海陆地与五指山区之间为中、低山丘陵地带,丘陵的走向和高度决定了该区的风向和风速;五指山南坡附近的丘陵地区,风速会因屏障效应而明显减小。【结论】地形特征和大气环流影响风向和风速,决定了南繁区MTDs空间分布的基本格局: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该地区的东翼、西翼和南部沿海平原;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南麓的屏障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