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7株羊肚菌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肚菌是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了开发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七株羊肚菌菌丝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七株羊肚菌菌丝体在12℃-30℃均能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其中25℃是各菌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温度;菌丝体在pH值范围为6.0-8.0均可生长,其中01、05和07号菌的最适pH值均为7.0,02、03号菌的最适pH值均为8.0,04和06号菌的最适pH值分别为6.0和6.5;七株羊肚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其中02、03、04、05以及06号菌的菌丝生长最适碳源分别为葡萄糖、淀粉、葡萄糖、蔗糖和淀粉;01、04、05、06号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氮源均为蛋白胨,02和03号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氮源均为尿素,07号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硝酸铵。  相似文献   
2.
环境因素对食用菌有性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食用菌是一类具有营养、保健价值的绿色食品,同时食用菌产业又是一项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笔者简述了碳源、氮源、矿质元素等化学因素,温度、光照、通气等物理因素和微生物因素对食用菌有性发育的影响。指出食用菌有性发育启动和产量都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种类和浓度的影响,同时提出食用菌有性发育研究中存在诸多问题,应该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对食用菌覆土机理和调控环境因素的主要功能基因等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