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7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研究人工组合复合菌系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效果以及降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首先对天然复合菌系PLC-8进行分离纯化,随后将筛选出的5株细菌和2株真菌进行组合,构建3 种简化的复合菌系,分别为F1、F2和F3。随后,设计秸秆降解试验,利用DGGE方法测定3种复合菌在分解纤维素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并进行相关的理化分析。结果表明:人工组合复合菌系F3分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最强,在分解木质纤维素30 d内秸秆平均减重率为39.80%,半纤维素下降52.64%,纤维素下降25.8%,木质素下降6.26%。在第15 天时纤维素内切酶、纤维素外切酶、滤纸酶、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的活性已经达到整个分解过程的最高值,分别为0.09、0.08、0.09、0.07和0.11 U/mL。复合菌系F3能够自我调节pH,从而改变溶液的pH从微酸性至微碱性,F3的微生物群落呈现出真菌-细菌稳定共存的状态,并且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因此,人工组合复合菌系F3是稳定、高效的木质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  相似文献   
2.
低温木质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PLC-8对玉米秸秆的分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东北寒区玉米秸秆的分解效率,突破低温的瓶颈,探讨了低温木质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PLC-8对玉米秸秆的分解效果及其微生物多样性。通过pH、玉米秸秆的减重、木质纤维素的含量、酶活性、有机酸含量等指标评价玉米秸秆的分解效果,采用变性凝胶电泳(DGGE)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其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pH先下降后回升至接近初始值;30 d后,玉米秸秆减重率达到43.65%;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分别减少了61.13%、40.91%、14.25%;纤维素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其中滤纸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第20 d,分别为0.054、0.025 U·mL-1;内切酶和外切酶活性的最高值在第15 d,分别为0.032、0.030 U·mL-1;木聚糖酶活性随着玉米秸秆的分解而逐渐升高,甲酸和乙酸分别在第20和15 d达到最高值。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PLC-8由细菌和真菌组成,具有分解稳定性,在属的水平上细菌优势菌株为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等,真菌的优势菌株为肉座菌(Hypocreales)。  相似文献   
3.
为在已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整体分析施用钼肥对大豆生长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系统量化分析种植地区、气候特征、土壤特性、品种和施肥播种措施等影响因子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程度,从而为构建合理钼肥施用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收集并整理1971—2021年发表的钼肥施用种植大豆相关文献,以Meta分析方法定量统计,整体分析施用钼肥对大豆生长性状、产量因子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系统分析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和田间管理措施下施用钼肥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共收集到98篇文献,6 612组数据。与不施钼肥相比,施用钼肥可显著增加大豆地上部干重(17.9%)、叶面积指数(15.52%)、茎粗(13.77%)、叶绿素含量(12.06%)、分枝数(8.95%)、主茎节数(1.35%)、根瘤数(26.05%)、根干重(23.37%)、根系活力(19.54%)、侧根数(9.22%)、单株荚数(16.72%)、单株粒数(13.21%)、百粒重(3.83%)、产量(16.99%)和蛋白质含量(7.25%)。华中、华北和西北地区施用钼肥对增加产量、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效果最好,分别增加23.62%、10.37%...  相似文献   
4.
北方地区的旱直播稻田杂草群落属于水旱共生型复合群落,具有2个杂草发生高峰期,第1次高峰期为旱生型杂草,第2次高峰期以水生及湿生型杂草为主导群落.用百草枯除苗前大草,秧苗3叶期用“快杀稗+苯达松”茎叶处理,杂草综合防效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和粤糖93-159的愈伤组织和刚分化4周的小苗为试验材料,初步确定了灭草烟在愈伤组织分化阶段和刚分化4周小苗的筛选浓度.结果发现,不同基因型甘蔗的愈伤组织和刚分化小苗对灭草烟的耐受浓度均有差异.综合试验结果,适合灭草烟在新台糖22和粤糖93-159愈伤组织分化阶段的筛选浓度为0.3 μmol/L;适合灭草烟对新台糖22刚分化4周小苗的筛选浓度为0.5 μmol/L,适合灭草烟对粤糖93-159刚分化4周小苗的筛选浓度为1.0μmol/L.  相似文献   
6.
利用原位培养连续取样法测定长白山地区2种典型森林(硬阔叶林和蒙古栎林)土壤在春季解冻期间脲酶(URE)、过氧化氢酶(CAT)、转化酶(INV)活性以及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春季冻融过程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春季土壤解冻过程中,2种林型上层土壤(0~10cm)URE活性于冻融后期至生长季皆经历了显著降低而后逐渐升高的过程,其下层土壤(10~20cm)URE活性动态变化与上层土壤保持一致。2种林型土壤CAT活性变化各异,硬阔叶林下层土壤(10~20cm)CAT活性与上层土壤(0~10cm)变化特征相反,即大多时期硬阔叶林上层土壤CAT活性升高时下层土壤却表现出降低趋势。在土壤冻结期2种林型土壤INV活性依然相对较高,且上、下层土壤INV活性均于冻融中后期达到最小值。2种林型土壤MBC和MBN含量在冻融期出现多次高峰,其值大于或接近生长季。这说明土壤解冻过程中2种林型的3种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可保持较高水平,且受春季冻融过程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杀虫剂特丁3911处理的不同玉米品种对除草剂氟嘧磺隆的耐性差异。结果表明:氟嘧磺隆 特丁3911组合处理时抗性品种“Pioneer 3751 IR”表现显著抗性,但感性品种“Pioneer 3751”,氟嘧磺隆与特丁3911组合处理与单一氟嘧磺隆处理相比,出现药害上升效应。氟嘧磺隆处理的“Pioneer 3751 IR”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活性高于“Pioneer 3751”品种,“Pioneer 3751”的ALS酶活性在氟嘧磺隆质量浓度为0.01μg/L时开始被抑制,ALS酶活性不受特丁3911的影响。“C-氟嘧磺隆的吸收和转移量在特丁3911处理后48h之前明显增多,向下部叶片的转移量不再增加,大部分向上部叶片转移。“Pioneer 3751 IR”品种对氟嘧磺隆的代谢率高于“Pioneer 3751”,氟嘧磺隆单一处理的代谢率高于氟嘧磺隆 特丁3911组合处理的代谢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淹水连续培养法研究了延边地区2种种植年限(80年和120年)3种施肥方式(单施化肥、化肥配施有机肥、单施有机肥)的稻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长期淹水培养条件下稻田土壤DOC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异性;单施化肥或化肥配施有机肥有利于长期淹水稻田表层土壤DOC的释放;单施有机肥促进了深层土壤DOC的积累,使耕层形成明显的土壤DOC垂直空间异质性,而化肥施用则削弱了土壤DOC垂直分布的异质性;连作80年稻田淹水培养期土壤DOC含量高于连作120年土壤,且连作80年稻田培养期DOC含量波动时间(28 d)短于120年土壤(49 d).  相似文献   
9.
朴仁哲  王艳丽  赵洪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428-18429,18445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野生大花杓兰种子人工大量繁殖的培养条件。[方法]以大花杓兰半成熟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在无菌条件下的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0.5%的NaClO预处理种子160 min,pH 5.8及添加0.5 mg/L 6-BA和马铃薯浸提物的Harvais培养基是大花杓兰种子无菌萌发的最佳培养条件。[结论]该研究为大花杓兰种子的组培繁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处理对北五味子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于2009年5月下旬,选用国光膨大素、碧护、膨大增产素、TDZ、赤霉素、6-BA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北五味子栽培基地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北五味子的产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不同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对北五味子的增产效果不同;国光膨大素、碧护在处理浓度为20mg/L时,其相对座果率最大,分别为168%和159%;膨大增产素、TDZ和赤霉素在处理浓度为5mg/L时,其相对座果率最大,依次为170%、169%和161%;而6-BA是在处理浓度为10mg/L时相对座果率最大,达168%;6种生长调节剂对北五味子果粒的膨大均没有明显效果。[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北五味子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