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梁帆  赵菊鹏  梁广勤  古菊兰  胡学难  吴佳教 《植物检疫》2006,20(4):261-262,F0002
2005年11月广州检验检疫局机场局截获来自伊朗旅客携带的青瓜,经实验室检查发现有实蝇幼虫为害,进一步室内培养羽化出成虫,经广东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植检实验室有关专家鉴定为一种重要的检疫性害虫一小南瓜实蝇(Dacus ciliatus Low)。  相似文献   
2.
扶桑绵粉蚧辐照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扶桑绵粉蚧有效除害处理方法,本文测定了γ-射线不同辐照剂量对该虫发育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各虫龄继续发育的比例明显降低;相同剂量水平下,各虫龄对辐照的耐受性随虫龄增大而增强,以3龄若虫和成虫的耐受性最强;大规模辐照测定表明,采用130Gy可有效阻止3龄若虫和雌成虫后代的发育繁殖。  相似文献   
3.
番石榴实蝇3龄幼虫辐照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石榴实蝇(Bactrocera correcta(Bezzi))起源于南亚,是一种为害热带、亚热带水果和蔬菜的重要害虫,极易随寄主果实人为传播。为了寻求一种对该虫高效、安全的除害处理技术,本文应用钴60(60Co)对感染番石榴实蝇的番石榴果实进行辐照处理。结果表明:阻止番石榴实蝇达到机率值9的致死剂量LD99.9968为125.54(101.23~167.52)Gy,采用113Gy处理69 118头番石榴实蝇3龄幼虫,没有成虫羽化。该剂量可以作为检疫除害处理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在室内测定了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的检疫性害虫——双钩异翅长蠢的致死中量和致死中时间,旨在为大规模应用斯氏线虫检疫处理双钩异翅长蠢提供理论依据。将TDM模型引入试验结果的分析中,得出了双钩异翅长蠢幼虫和蛹的TDM模型以及LD50与LT50。72h后双钩异翅长蠢老幼虫的TDM模型为:Pij=1-exp[-3.0514 2.02721g(di)],LD50为1.3244(条线虫/头),LT50为1.2385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LD50都逐渐减少,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加了斯氏线虫与双钩异翅长蠢接触的机会;随着线虫剂量的增加,LT50逐渐减少,即线虫剂量增加,幼虫死亡50%所需的时间就少。  相似文献   
5.
乳状耳形螺(Otala lactea(Müller,1774))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有害生物。应用生物气候相似距方法进行适生性研究表明,该螺可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适生,高度适生区主要包括新疆和长江以北地区以及西藏、四川、云南的局部地区或零星地区;危险性评价显示,该螺的综合风险值R为2.51,属于特别危险的外来物种,入侵风险极高。乳状耳形螺在中国无分布,加强对该螺的检疫是防御其入侵中国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我国最近在扶桑上发现的一种害虫,其寄主植物除扶桑外,还取食包括棉花、番木瓜、西红柿等重要农业经济作物在内的14个科的植物.扶桑绵粉蚧起源于美国,后逐步扩散到中、南美洲和非洲,目前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已有报道.本文报道了该虫的生物学和形态鉴定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水稻生育期长,害虫多样。为提高水稻害虫综合防治效果,需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选择对害虫高效而对天敌无害的高选择性农药,提高协同控害作用。国内开展了许多不同化学农药对稻田捕食性天敌(瓢虫、捕食蝽)和寄生性天敌(寄生蜂)的风险评价,但化学农药对稻田捕食性天敌蜘蛛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材质和厚度的塑料薄膜为材料,研究果实套袋对橘小实蝇、番石榴实蝇的防虫效果,以及对番石榴品质的影响。室内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当PO、PE厚度≥20μm、PP厚度≥15μm时,橘小实蝇、番石榴实蝇雌虫产卵管不能穿透塑料薄膜而产卵在果实上;田间套袋试验结果表明,PO(20μm)和PE(20μm)套袋的果实均未检测到实蝇。套袋果实外观较未套袋果实好,30μm PP套袋的番石榴果实品质与未套袋果实无显著差异,PO(20μm)、PO(25μm)、PE(20μm)和PE(30μm)套袋的番石榴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糖含量等较对照低。  相似文献   
9.
我国南方常见的6种寡毛实蝇PCR-RFLP快速鉴定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PCR—RFLP技术,对我国南方发生和诱捕到的6种寡毛实蝇开展了快速鉴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设计出的2组引物对6种供试实蝇线粒体DNA(mtDNA)的PCR扩增片断大小分别约为350bp和450bp。用限制性内切酶MSEI和DRAI对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得到的酶切位点可将供试的6种实蝇区分开来。该方法不受供试实蝇食物源的影响,对各种虫态(卵、幼虫、蛹)和不同性别的成虫均适用,可用于实蝇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0.
谷斑皮蠹与黑斑皮蠹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可用于谷斑皮蠹(Trogoderma granarium)和黑斑皮蠹(Trogoderma glabrum)种间鉴定的线粒体CO Ⅰ基因部分标记序列(883bp),两条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的登录号分别为FJ589736和FJ5897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